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欲施加或欲观察的,能作用于实验单位并引起直接或间接效应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又称试验因素。处理因素可以是主动施加的某种外部干预(或措施),如使用或不使用某种药物等;也可以是客观存在的,如观察培养基在空气中的污染程度与季节的关系,“不同季节”就是该实验的“处理因素”而“季节”这个处理不是人为实施(shíshī)而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如不同温度、治疗方法、用药种类、用药剂量等都称为处理因素。试验因素(yīnsù)个数与试验因素(yīnsù)水平数试验(shìyàn)因素与非试验(shìyàn)因素试验单位是指接受一种处理并作实验观察的基本单位,是处理因素作用(zuòyòng)的客体,实质上实验单位所代表的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研究目标之总体。一般情况下一个试验单位即为一个受试对象。在选择受试对象时,应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对处理因素敏感;②反应必须稳定。试验效应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或结果。一般通过实验指标(即变量)来表达。观察指标有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之分。客观指标是借助仪器等进行测量来反映(fǎnyìng)研究对象的客观状态或观察结果,主观指标是由受试者回答或研究者定性判断来描述观察结果,Ⅰ.随机化原则(yuánzé)随机化分组方法(fāngfǎ)【例】现有同品种、同性别、同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绵羊18只,试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fāngfǎ)分成甲、乙两组。首先将18只绵羊依次编为1,2,……,18号,然后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一个随机数字开始,向任一方向(左、右、上、下)连续抄下18个(两位)数字,分别(fēnbié)代表18只绵羊。令随机数字中的单数为甲组,双数为乙组。如从随机数字表(附表)第9行第10列的22开始向下连续抄下18个随机数字填入表第二行。随机分组结果:甲组:23578101213151618乙组:1469111417甲组比乙组多4只,需要从甲组调整两只到乙组。仍用随机的方法进行调整。在前面18个随机数字后再接着抄下两个数字:87、31,分别除以11(调整时甲组的绵羊只数)、10(调整1只绵羊去甲组后甲组剩余的绵羊只数),余数为10、1,则把分配(fēnpèi)于甲组的第10只绵羊(16号)和余下10只的第1只绵羊(2号)分到乙组。调整后的甲、乙两组绵羊编号为:【例】设有15个试验单元,要将它们随机(suíjī)地分为3组。1)将15个试验单元从依次1到15编号。2)从随机数字表中随意确定一个起点和走向,假设起点为第10行第20列,走向向下,向下连续读出15个3位数,它们(tāmen)是:118701789965638901841396802687938377392846688如果出现了重复的随机数,则可以剔除一个,继续向下再取一个三位数。在从随机数表中读随机数时,读取的位数可以是任意的,可以读2位数,也可读3位数或4位数,总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随机数。3)将以上抽得的随机数字按大小编上序号,如15个数中118最小,序号为1,701的序号为8,等等,15个数的序号依次为:1,8,9,15,5,13,11,4,10,6,14,2,3,12,7。4)将这15个序号与试验单元(dānyuán)的编号对应,前5个序号的试验单元(dānyuán)分到第一组,即将编号为1、8、9、15、5的试验单元(dānyuán)分配到第一组,中间5个序号的试验单元(dānyuán)分到第二组,最后5个序号的试验单元(dānyuán)分到第三组。无论分多少个组,每组内的试验单元(dānyuán)有多少,各组内的试验单元(dānyuán)数是否相等,都可应用以上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但一般最好是安排各处理内的试验单元(dānyuán)数相等,尤其是对于有2个或2个以上试验因子的试验。计算(jìsuàn)(器)机随机化分组Ⅱ.重复(chóngfù)的原则一是可用同一处理内多次重复间的参差不齐的程度来估计随机误差,如果只有一次观测,则无法估计随机误差;二是同一处理的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可以作为真值的估计值,设置(shèzhì)重复可以估计出试验结论的可靠性;三是增加重复次数可以缩小随机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四是为其它两个原则创造条件,因为如果没有重复,就谈不上随机化和局部控制。Ⅲ.局部控制(kòngzhì)的原则三原则(yuánzé)的作用关系二、科研设计方面(fāngmiàn)的问题试验设计补充(bǔchōng)说明:对照(control)的设置对照(duìzhào)的形式三、常用的试验(shìyàn)设计类型完全(wánquán)随机试验设计(completelyrandomexperimentdesign)(1)编号:按动物体重依次编号为1,2,3,…,12号。(2)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