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讲座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3.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讲座学习教案.pptx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讲座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建设依据——国家(guójiā)安监总局、国家(guójiā)煤监局2011年1月25日颁发的《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3、基本要求——系统可靠(kěkào)、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4、责任主体(第3条)煤矿企业——负责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系统设计、建设、使用、管理等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煤矿对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1-1所有井工煤矿应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1-2紧急避险系统应有整体设计。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经过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报属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新建、改扩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中应包含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并符合本规定有关要求。(第12条)1-3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bǔchōng)完善,包括及时补充(bǔchōng)或移动紧急避险设施,完善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第15条)2所有煤矿必须现场标识避灾路线,反光标志,设置位置准确、醒目。3所有煤矿必须编制灾害应急(yìngjí)处置预案。3-1应包含紧急避险系统的相关内容,还应在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采区设计和作业规程中明确。(第37条)3-2年初颁布正式文件,按季修订,特殊情况下随时修订。4所有煤矿必须配备自救器。4-1防护时间不得低于30分钟。(第6条)4-22012年1月底禁止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2013年6月底后禁止使用ZH15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7号))5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其他矿井在突发紧急情况时,凡井下人员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内靠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的,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第10条)5-1在自救器防护时间内不建设施。5-2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优先建设避难(bìnàn)硐室。(第7条)5-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bìnàn)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500米时,应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bìnàn)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其他矿井应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bìnàn)硐室或设置可移动式救生舱。(第11条)5-4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1、矿井(一水平)的井底车场,水平大巷到井底车场30分钟行人路线上。2、多水平矿井的每一水平车场附近。3、开采时间超过(chāoguò)5年以上的采区行人避灾路线巷道附近处。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1、开采时间5年以下的采区行人避灾路线巷道附近处。2、主要的采掘工作面连接处。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第5条)1、采掘作业地点。5-5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xǐngmù)、牢靠的标识。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第14条)5-6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第8条)5-7建成时间2012年6月底前——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央企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在巷道之间建立的永久(yǒngjiǔ)避难硐室在巷道旁侧建立的临时(línshí)避难硐室按额定避险人数配备食品、饮用水、自救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及急救箱、照明设施、工具箱、灭火器等辅助设施。配备的食品发热量不少于5000千焦/天·人,饮用水不少于1.5升/天·人。配备的自救器应为隔绝式,有效防护时间应不低于45分钟。(第8条)2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应满足(mǎnzú)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