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对这个方法前面已做了概括的阐述,这里要详细的讲解。第一个问题是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这里有两点:第一、为什么要设置会计科目?第二、设置会计科目应当遵循哪些原则?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及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分门别类地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核算资料,就需要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通过会计制度预先规定这些项目的名称,并限定其核算的内容范围,它是设置账户、处理帐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为了反映和监督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设置了现金、材料、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设置了短期借款、应付帐款、长期借款和积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科目。为反映监督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增减变动设置了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应当遵循哪此原则呢?第一、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例如: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是制造工业产品,因而必须设置反映生产耗费、成本计算和生产成果的会计科目。商业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是购进和销售商品,因而必须设置反映商品采购、商品销售以及在购销存环节发生的各项费用的会计科目,而行政事业单位则应设置反映经费收支情况的会计科目。第二、设置会计项目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要兼顾对外报告信息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并根据需要提供的数据的详细程度,分设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项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科目。例如:固定资产、实收资本等科目,它提供的是总括性指标,这些指标基本上能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明细分类科目包括二级科目、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比如:固定资产总分类下,可以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设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它们提供的明细目层资料主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第三、设置会计科目,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例如: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了反映和监督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和延期交货而形成的债权债务的关系。核算中应该单独设置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也就是把预收、预付账款的核算从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中分离出来。还比如随着技术市场的形成和专利法、商标法的实施,对企业拥有的专有技术、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变动情况,也有必要专设无形资产科目予以反映。第四、设置会计科目,还要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所谓统一性,就是对一些主要的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其核算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定,以保证会计核算的指标在一个部门乃至全国范围内综合汇总,分析利用。所谓灵活性,是指在保证提供统一核算指标的前提下,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做必要的增补或简并。二、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会计科目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科目的名称、核算的内容和科目级次。(一)会计科目的内容。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规定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和登记方法。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会计科目,使记账工作正常进行,对会计科目还应该进行分类和编号,并编成会计科目表。大家看36页下面,这就是会计科目表。表内列示的是工业企业所设置的基本会计科目。这些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会为五类:一、资产类。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材料采购、材料、产成品、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二、负债类。包括以下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它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长期借款。三、所有者权益类。包括以下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四、成本类。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科目。五、损益类。损益类包括的科目有: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这里既包括收入类科目也包括费用类科目,之所以把这两类科目合并为损益类科目,是因为这两类科目核算的内容都与损益的计算相关。(二)会计科目的级次。会计科目的级次要体现会计信息的不同详细程度。一般情况下:会计科目的级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总分类科目。这是对会计对象不同经济内容所作的总括分类。例如:固定资产科目,它反映的企业全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和结存的情况。类似的科目还有材料、实收资本、应付账款等。(2)明细分类科目。这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