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母亲的古诗.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赞美母亲的古诗.docx

赞美母亲的古诗.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赞美母亲的古诗赞美母亲的古诗汇总(9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赞美母亲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赞美母亲的古诗1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作者孟郊已经五十岁了。在人生的天命之年,孟郊终于得了一个小官,结束了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第一时间把母亲接到身边照料,希望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看到母亲得以颐养天年,孟郊想起的,是少年离家,母亲在自己临行之前为自己缝衣的场景。每次离别母亲都在缝制衣服,心中期盼儿子早归,但是却把衣服缝得结结实实,怕孩子在外面久久难归,挨冻受累。自己年幼丧父,母亲把自己拉扯长大,让自己读书成才。在五十岁的时候,才能给母亲一个安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这些年付出这么多,我这一点孝心怎么可能报答她的恩德。这首诗不是少年游子的离别之作,而是一场迟到多年的报答,是一个诗人,在天命之年,结束漂泊,重与母亲团聚的诗。这首诗更多的,是弥补人生遗憾的欢迎仪式。2《游子》唐·孟郊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在康乃馨传入中国之前,萱草花是中国的母亲花。萱草,又叫忘忧草,象征东方女性温柔、含蓄、朴实、坚忍、牺牲奉献的精神,在恬淡中散发出母爱的光辉。相传,唐太宗李世民随父亲在外征战的时候,他的母亲因为思念儿子而病倒。大夫便用有安神作用的萱草煎药,给李母服用。并在北堂种植萱草,以解其忧思。后来,游子要远行时,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记烦忧。慈母倚堂门,却不见萱草花。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份深沉的思念,令人动容。3《岁末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身为母亲,最开心的就是游子归来。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看见孩子瘦了,母亲心疼问儿子在外面辛不辛苦。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亲人之间彼此挂念,却又不愿让彼此担心。诗人把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4《送母回乡》唐·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母亲生病了,自己却无能为力。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母恩深重,理应报答,但是自己却连这点也做不到。“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报答母爱是天经地义的事,身为人子,如果可以治好母亲的病,稍微报答一下母亲的恩情,人生也就没什么遗憾了。5《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月圆之夜,母亲听到杜鹃的啼叫,想起自己在外面漂泊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寥寥数语,刻画出月圆之夜,母亲牵挂千里之外儿子的动人情景。6《思母》元·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看到寒霜把芦花摧残,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犹记得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母亲。如今,却再也见不到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倚靠着柴门盼望我了。全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诗如一帧发黄的老照片,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响着余韵,久萦心间。7《别老母》清·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本诗描写的是诗人远行他乡、离别母亲时,所见到的让他刻骨铭心的场景。诗人幼年丧父,居家贫寒,常年奔波在外。偶然归家,不过小聚几日,为了生计,不得不作别老母,离家远行。一个风雪之夜,诗人强忍离愁别绪,看了一眼白发散乱,泪眼干枯的老母,顿时愁情如潮、悲痛难忍,一首催人泪下的七绝《别老母》,从心中喷涌而出。诗的最后一句“此时有子不如无”,是诗人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为了生活,自己不仅无法让年迈的老母亲安享温暖幸福,还将她独自留在了风雪中的柴门前。这样的儿子岂不是不如没有?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字字如锤,敲击着读者的心,令人不忍卒读。8《慈乌夜啼》唐·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慈乌,是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慈乌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整日守着旧山林,每天半夜哀哀啼哭。仿佛是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尽到反哺孝养之心。我见过的鸟儿虽多,却只有这么懂得感恩。想必是你的母亲对你格外厚爱吧。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这类人,真是还不如一只鸟。慈乌啊慈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