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12篇【精】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篇1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抓好沙化治理的各项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我市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情况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核心区域,由海拉尔河流域、伊敏河流域、新巴尔虎左旗中部三条沙带和新巴尔虎右旗达赉湖沿岸等地零星分布的沙丘组成,主要分布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全市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194.64万亩,占沙化土地地区土地总面积12473.78万亩的9.6%。其中,固定沙地(丘)面积1158.92万亩、半固定沙地(丘)面积21.03万亩、流动沙地(丘)面积13.71万亩、沙化耕地面积0.98万亩,另具有明显土地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4.67万亩、其他土地类型面积134.39万亩。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在呼伦贝尔草原两次大量开垦草原,诱发草原大面积沙化。同时,气候变化加剧了草原沙化退化。沙质草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40~350mm,冬季干燥寒冷,春季少雨多大风,夏季短促。年大风天数达20~40天,集中在春秋两季,使草原的退化加剧。二、指导思想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抓好沙化治理的各项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三、基本原则——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大力推进国家重点防沙治沙工程和区域性防治项目,做到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有序推动沙化土地治理。——科学防治,巩固成效。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护沙化土地地区生态、巩固建设成果。尊重自然规律、鼓励科技创新,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治理技术和模式,提高治理成效,建立高效监管考核体系。——政策引导,多元投入。合理增加防沙治沙资金投入,有效整合市场、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资源配置,加大沙地综合治理金融支持力度。积极争取防沙治沙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单位、企业、个人防沙治沙。——注重民生,造福百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政策、路径和成果,及时总结推广防沙治沙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模式,多措并举提高全民全社会防沙治沙和环保意识,努力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将防沙治沙与沙化土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加大对沙产业的扶持和引导,让防沙治沙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四、重点任务(一)加强生态修复体系建设1.矿山治理(1)按照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内自然资函〔20xx〕6号)和《呼伦贝尔市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加快沙化区绿色矿山建设进度,到20xx年底,全面完成沙化土地地区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2)细化实化绿色矿山建设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实施步骤、组织保障、配套政策、责任分工等,并抓好落实和监督。加大检查力度,对未建成的绿色矿山,督促相关企业尽快完成升级改造,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度;对已建成的绿色矿山开展定期评估,对评估中发现不适宜继续列入绿色矿山名录的,及时组织属地旗市区提出移除名录的建议。(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3)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逐年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加快解决沙化区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相关旗市区人民政府)2.水体治理(1)完成“两河两湖”水生态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及地区完成呼和诺尔治理任务;科学划分岸线控制利用区,并控制其开发利用强度与开发利用方式。(牵头部门:市水利局)(2)开展沙化土地地区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摸清沙化土地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持续推进地下水型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防止地下水污染。(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3)梳理沙化土地地区V类和不达标水体清单,将国控考核断面水质目标纳入河湖长制管理,推进沙化土地地区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大不达标水体专项整治力度;深挖沙化土地地区工业节水潜力,加强企业废水预处理,推进废水深度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改扩建项目优先利用再生水。(牵头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