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nénglì)。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第一节材料的强度与塑性第二节材料的硬度(yìngdù)第三节材料的冲击韧度第四节材料的疲劳强度第五节材料的断裂韧度第一节材料的强度与塑性(sùxìng)一、拉伸实验及拉伸曲线1——淬火、高温回火后的高碳钢:只有弹性形变、少量的均匀塑性形变;2——低合金结构钢:与低碳钢类似;3——黄铜:弹性形变、均匀塑性形变和不均匀集中塑性形变;4——陶瓷、玻璃类材料:只有弹性变形而没有(méiyǒu)明显的塑性形变;5——橡胶类材料:弹性形变量很大,高达100%;6——工程塑料:弹性形变、均匀塑性变形和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二、拉伸曲线所确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及意义(一)强度指标1.弹性模量E表征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E=σ/ε2.比例极限σp表征应变保持线性关系的极限应力值σp=Fp/Ao3.弹性极限σe表征不产永久(yǒngjiǔ)变形的最大抗力。σe=Fe/Ao二、拉伸(lāshēn)曲线所确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及意义(一)强度指标4.屈服强度s表征材料发生微量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σs=Fs/Ao5.抗拉强度b表征材料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σb=Fb/Ao二、拉伸曲线所确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及意义(一)强度指标新老标准中强度指标的区别:(1)老标准内原有的微量塑性变形抗力指标“比例极限”和“弹性极限”在新标准上已由“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所取代。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是指试样在加载过程中,塑性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百分率时的应力。对于没有(méiyǒu)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屈服强度σ0.2(老标准的指标),在新标准中已由“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0.2”所取代。二、拉伸曲线所确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及意义(一)强度指标新老标准中强度指标的区别:(2)新标准中统一用“强度”一词来取代原来(yuánlái)经常使用的“点”、“应力”、“强度”等术语。例如用“屈服强度”取代“屈服点”,并且进一步细分为“上屈服强度ReX”和“下屈服强度ReL”。(3)新标准中统一用符号“R”来表示强度,取代原来(yuánlái)使用多处的“σ”(应力仍然用符号“σ”)表示。例如用“抗拉强度Rm”取代“抗拉强度”二、拉伸曲线所确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及意义(一)强度指标新老标准中强度指标的区别:(3)新标准中取消了”屈服力Fs“、“上屈服力Fsu”和下屈服力FsL“的符号,但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仍需测试”上屈服力”和“下屈服力”,所以(suǒyǐ)可分别用“FeH”和“FeL”表示。(4)新版本标准对“伸长”和“延伸”作了区别。“伸长率”为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0)之比的百分率。“延伸率”为引伸计标距所表示的延伸百分率。(5)新旧标准中个别性能指标的单位有所变化。新标准中,力的单位为N,强度的单位为N/mm2(MPa),替代了旧标准中kgf和kgf/mm2的表断后伸长(shēnchánɡ)率(A):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shēnchánɡ)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断裂总伸长(shēnchánɡ)率(At):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伸长(shēnchánɡ)(弹性伸长(shēnchánɡ)加塑性伸长(shēnchánɡ))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最大力伸长(shēnchánɡ)率(Agt):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伸长(shēnchánɡ)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最大力非比例伸长(shēnchánɡ)率(Ag)二、拉伸(lāshēn)曲线所确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及意义第二节材料的硬度材料抵抗其他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nénglì)称为硬度,它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序的力学性能指标。可用硬度试验机测定,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HBW、洛氏硬度(HRA、HRB、HRC等)和维氏硬度HV第二节材料(cáiliào)的硬度一、布氏硬度HBW(一)试验原理/布氏硬度试验(shìyàn)规范第二节材料的硬度一、布氏硬度HBW(二)应用范围布氏硬度主要用于组织不均匀的锻钢和铸铁的硬度测试,锻钢和灰铸铁的布氏硬度与拉伸试验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布氏硬度试验还可用于有色金属和软钢,采用小直径球压头可以测量小尺寸和较薄材料。布氏硬度计多用于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测,由于压痕较大,一般(yībān)不用于成品检测。表示方式:600HBW1/30/20350HBW5/750第二节材料的硬度一、布氏硬度HBW补充说明:(1)硬度超过HB650的材料,不能做布氏硬度试验,这是因为所采用的压头,会产生过大的弹性变形,甚至永久变形,影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