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赏析.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陆游《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赏析.docx

陆游《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陆游《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赏析陆游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赏析2022-02-2422:00:02小编:admin渔家傲·寄仲高陆游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陆游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赏析陆升之,字仲高,山阴人,与陆游同曾祖,比陆游大十二岁,有“词翰俱妙”的才名,和陆游感情好。陆游十六岁时赴临安应试,他正好与陆游同行。公元1150年(高宗绍兴二十年),陆升之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阿附秦桧,以告发秦桧政敌李光作私史事(升之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据韦居安梅磵诗话记载,陆游有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诗以讽之,诗云:“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莫忧持晚,姑记乞身归。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指责他的行为有背于道义,要取得功名富贵,就不应不择手段,以致为舆论所非议,因此陆游劝他及早抽身。仲高见到陆游的诗就很不高兴。其后陆游入朝,仲高亦照抄此诗送行,只改“兄”字为“弟”字。两人的思想分岐,是因对秦桧态度不同而起。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其党羽遭受贬逐,仲高因此也远徙雷州达七年。公元1163年(孝宗隆兴元年),陆游罢枢密院编修官,还家待缺,而仲高自已雷州贬归山阴。是时两人相遇,对床夜话。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情势的改变,彼此之间的隔阂也已消除。陆游应仲高之请作复斋记,历述其生平出处本末,提到擢升大宗正丞那一段,说在他人可以称得上是个美差,仲高升,任此职却是不幸。在大节上,陆游仍不苟且,但口气却委婉多了;还称道仲高经此波折,能“落其浮华,以返本根”,要向仲高学习。陆游入蜀后,乾道八年在阆中曾收到仲高写给他的信,有诗记其事。据山阴陆氏族谱,仲高死于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六月,次年春陆游在成都始得讯,遂作闻仲高从兄讣诗。这一首寄仲高的词,当是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以前在蜀所作,只述兄弟久别之情,不再提及往事,已感无须再说了。上片起二句:“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