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应急预案.docx

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应急预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应急预案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应急预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分享。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应急预案1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我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一、具体目的: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二、干预原则1、预防为主;2、及时预警;3、协调有序;4、反馈追踪。三、干预对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校保安人员等。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3、心理辅导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4、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5、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辅导老师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常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应急预案2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压力、升学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生理烦恼等,因而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不断出现各类心理危机事件,为了能够及时干预、处理,力争排除或减小危机带来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生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特制定此预案。一、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界定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这里特别界定为“因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对个体或群体的生命安全构成危险与威胁的事件,或引发学生个体或群体的阳性精神症状的事件”。比如:因个体生活事件导致学生情绪失控,妄想同学、老师等要害他,而产生不能自控的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想法;或者如“火灾”、“地震”等社会性灾难事件导致的群体性严重恐慌,以致威胁公共安全等。二、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等级的划分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程度,根据事件的性质、程度及可能的后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预警:事件当事人出现严重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妄想、幻觉、躁狂等情绪失控、严重缺乏自知能力、严重抑郁等),危及他人或自身的生命安全,出现伤害行为,且伤害行为尚未结束;或者出现群体性严重恐慌,以致威胁公共安全等。二级预警:事件当事人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或言语中流露出有自伤或攻击他人的倾向,且有一定的诱发事件和动机,但尚未有伤害行为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未出现伤害行为。三级预警:事件当事人有严重的心理适应问题,伴随一些精神症状,但尚有自知能力,一定程度上愿意寻求帮助,或已在相关医院接受治疗和辅导,并能坚持服药。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排查评估排查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常规工作,可以有效的发现和识别学生当中的高危人群,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防患于未然。各年级应每月一次组织班主任、学生会以及班级心理委员广泛深入学生,通过关心身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行为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并上报学年级汇总。各年级应会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对排查出的情况进行评估,共同制定“一对一”个性化帮扶方案,实施分级干预。对于常见发展性心理困扰学生,各年级要选派富有心理健康知识的老师和班主任约谈辅导;对于有障碍性心理问题学生,应及时转介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对于处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