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15篇在生活中,需要使用倡议书的事情愈发增多,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倡议书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1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近几年粮食均增产,但是我国人口已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在今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的供需仍将在紧张中度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粮食进口国。现实绝对不容乐观,在我们扔掉粮食的时候,不仅扔掉了农民伯伯赋予汗水和心血的粒粒真情,更是灾区人民一份朴实而热切的渴望,是中国未来一份微小却珍贵的资源!同学们,我们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为此,我向学院学生提出以下倡议:1、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饭菜,剩饭剩菜不倒掉。2、在餐厅吃饭时点菜要适量,不要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3、吃饭尽量吃完,不浪费。4、在学校吃早餐,剩下的面包、点心不要扔掉,可以拿回家吃。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更是责任,让我们一起自觉地节约粮食吧,让节约粮食成为我们的习惯,并且能保持这样良好的习惯。倡议人:x20x年xx月xx日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2我和奶奶去香江买东西,走到了后面一个路口,忽然来了一位小女孩,手里端着一碗米饭,倒在垃圾旁边就跑了,当时我很生气,我在课文中学了悯农这一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在骄阳炎热的夏日,艰难的在地里除草,松土,汗珠顺着脸,啪啪的掉下来,掉在土里,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节约每一粒粮食,保护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每一粒收来的'粮食都浸透着多少农民伯伯的汗水,随意倒饭是不应该的,我们从今天起,不要再浪费一粒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3星期六一大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去。外婆住在农村,现在正值农忙季节,金黄色的麦子一望无际。农民伯伯正在挥动手中的镰刀收割麦子,他们头顶烈日、面朝黄土,脸上的汗直流,他们也顾不上擦汗。他们把收下的`麦子用绳子捆起来再用扁担挑到麦场上,沉重的麦子把他们的腰都压弯了。走路时,扁担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麦子到了麦场上,还要用脱粒机把麦粒脱下来,然后再晒干才能进入粮仓。看到农民伯伯收粮食的过程,我不由得想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同学们,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们可要爱惜粮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4同学们,每年的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国家将“世界粮食日”所在的一周定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它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确定的。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就是世界平均每四个人当中旧有一个中国人。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口多耕地少,吃饭就成为我国的第一大问题。也许有的'同学肯定会说: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这里一日三餐讲究搭配,讲究营养价值,鸡鸭鱼肉已是平常人家的家常菜。但是只要你们去查一查资料,多看一些新闻媒介,你们就会知道,在我国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原因,还有许多人在饿肚子,还有许多像你们一样大的孩子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何谈读书上学呢?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十三亿人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也许有同学认为,节约几粒米没有多大用场,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节约2186万斤,这么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20xx年,可以给1000多名学生吃60年,所以节约粮食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但是,在我们的同学中,却普遍存在着浪费粮食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每天早上在咱们校门口的垃圾箱内,有许多同学把吃剩的馒头、油条、面包丢在里面;在学校吃饭的同学,也经常把大碗大碗的饭、菜倒在泔水桶内,这实在令人心痛。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粉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背古诗《锄禾》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可以从这首古诗中可以看出粮食的珍贵。据统计,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多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的心血和汗水。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还不足400公斤,刚才我说了还有少数盆困地区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而且我国耕地面积仍在逐渐减少,人口都在不断增加,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中国还是一个缺粮的国家,粮食是不能浪费的。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要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节粮宣传周”里,在以后的每一天,要开展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