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安全责任承诺书.docx
上传人:是飞****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食堂安全责任承诺书.docx

食堂安全责任承诺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食堂安全责任承诺书食堂安全责任承诺书1为了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做好气瓶定期检验等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单位特做出以下安全承诺:1、已取得有效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核准证》,有适应气瓶检验的安全管理需要的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气瓶检验员;具有与申请核准项目相适应的检验仪器、设备和设施,检验场所必须满足环境保护和消防要求;检验检测项目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按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了与申请核准项目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运转和执行;能对签订检验协议的气瓶充装单位气瓶使用登记、建立档案等工作进行指导,对安全法规和市质监局有关规定进行宣传。2、建立了满足特种设备动态监督管理要求的气瓶检验数据库系统,及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计算机建立检验数据档案,按《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的要求,实现检验与监察之间的数据传输。3、对气瓶检验前的处理应当达到技术规定要求方可检验,检验前对每只钢瓶进行登记和标识,实施检验前给每只气瓶戴上可靠的标志,发现未使用登记的气瓶不予以检验,发现有多个使用登记代码代码的气瓶一律予以报废处理。4、对气瓶进行定期检验,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报告,检验结果由技术负责人签署;各类气瓶的检验周期应符合相应规定;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各类气瓶检验的项目和要求,应符合相应国家规定标准,依法检验,不得随意减少检验项目和内容,保证检验结论真实可靠;对气瓶附件进行更换;对除气瓶表面的漆色的锈班后重新涂敷;对气瓶标记模糊不清的予以恢复;对充装永久气体的气瓶补打充装气体的分子式钢印;对超过标准规定使用年限或经检验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出具《气瓶判废通知书》,进行破坏性处理,并通知气瓶充装单位。5、气瓶检验员应认真填写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内容至少包括气瓶使用登记代码、气瓶制造单位名称、检验项目、检验结论等,经检验合格的气瓶必须确保返还原气瓶充装单位。6、检验机构按由市监局统一规定的`检验责任区域从事检验工作,不得跨责任区域检验。与气瓶充装单位签定检验责任协议,并交市局及相应的县(市、区)局备案。应协助市局或县(市、区)局查清检验责任区域内的气瓶充装单位气瓶数量、安全情况,与充装单位协商后制定气瓶检验计划并按计划实施。7、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安全制度,加强检验人员安全教育,从事定期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资格考核,取得气瓶定期检验资格证书,其中介质置换、瓶内吹扫、瓶阀检验、水压试验、气密试验、内外部检验、超声波测厚、无损检测、除锈防腐等检验环节必须由持证人员上岗操作。逾期操作证作废,确保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8、每月25日前向市质监局及签订协议的气瓶充装单位报送检验气瓶的数量、各充装站送检气瓶数量、检验工作情况和影响气瓶安全的倾向性问题。9、每年12月31日之前向市质监局报告当年检验各种气瓶的数量、各充装站送检气瓶数量、检验工作情况和影响气瓶安全的倾向性问题。法定代表(签名)承诺单位(盖章)安全责任人(签名)年月日食堂安全责任承诺书2为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保不发生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保障本班组织成员及他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本班一致郑重承诺,在工作中严格履行以下职责与义务: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矿、队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规定,积极参与矿组织的'各项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履行岗位安全和工作职责,尽职尽责,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2、自愿接受矿、队等各级安全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安全、工作业务技术水__,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伤害自己)”。3、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本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守“三大规程”、认真按《岗位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进行作业,做到不违章操作、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不冒险作业。4、保证本班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后,熟悉相应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响应的安全技能,懂得相应岗位的危险性、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法,同时班内组员做好监督。5、根据矿及本队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本班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及技能培训;召开本班的安全例会;响应矿、本队组织的“安全生产月”的宣传。积极参与本队的事故隐患检查和整改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立即组织处理并向上级报告,并做到岗位间人员互相监督。6、发现生产事故时,及时上报,积极参与本队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救援中服从上级指挥,事后及时总结,做到事故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