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初体验.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知识服务初体验.doc

知识服务初体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知识服务初体验知识服务初体验摘要:作者通过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网站“问图书馆员”的表单咨询提问问题,体验到了知识服务,并谈了感想。关键词:知识服务;国家科学图书馆;表单咨询;体验1概述1.1我是个图书馆员,也是个读者或用户,2010年在写一篇学科馆员方面的文章时,因为我馆至今还是传统的手工管理,对于数字图书馆没有亲身体验,写到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需要的条件一部分时感到力不从心,写了几稿都不满意。我曾经参加过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举办的培训班,老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在培训班上知道可以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网站问学科馆员。我就打开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网站,点击了“问图书馆员”,提交了我的问题,很快得到了答案,所以对知识服务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想。1.21999年中国科学院进入创新工程,建立了中国科学院专业图书馆联盟,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二是文献资源集团购买;三是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就是有了学科化服务体系。他们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现代化设备和网络平台,在网上实行推送服务。有“问图书馆员”,“问总馆咨询馆员”还有“表单咨询”拦目。这是他们开展的知识服务。1.3关于知识服务。目前图书馆界的研究已进入高潮。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自2007年以来,以“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为主题连续组织学术年会进行研讨.。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知识服务的初浅认识。2网上咨询我打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网站,点击“问图书馆员”屏幕上出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网上咨询台的页面。我选择了表单咨询,我按表单在问题标题框内填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需要什么条件”,按要求提交了。很快就发来了答案,回答如下:根据目前国内外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经验,从软硬件2个层面来说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需要有学科背景并具有较专深的图情知识的学科馆员;2.领导重视,从人财物等资源环境上给与投入与保障;3.建有稳定的学科馆员工作与服务制度、规范和培训、考核办法;4.配备充分的电脑、文献管理、分析工具等硬件等。看到这个答案我有点失望,我想这只是给我一个参考,我的文章里肯定不能这样写,答案是老师的个人智慧,也叫做隐性知识,是老师对知识的总结,我的文章还是需要我多看参考资料,把资料的精髓吃透,用心揣摩用自己的语言一定能写的很完美,我仔细阅读了我找来的参考资料,终于写好了,这次很满意,又解决了一个问题,心里感觉很畅快,喜悦之意写在脸上,走路都觉得轻快了许多,我是这样写的:3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需要的条件学科馆员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图书馆的资源为基础开展起来的,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作为基础支撑平台,包括各种数据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备、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建设、取得查新资质、建立图书馆联盟,学科馆员制度要有得以生存的环境,学科馆员制度很象演一台戏,需要剧院、乐队及工作人员、舞台、演员、观众等,网络就是剧院,网页就是舞台,学科馆员就是演员,各个加盟单位的员工就是观众,所以建立图书馆联盟是必须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作为龙头单位,下属有4个地区分馆以及分布在14个分院的101个研究所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学也有这个条件,下面有很多学院,学院里有很多系等也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如果不仅有本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多个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再结联盟,以及国际馆际间、图书馆与出版商之间的联盟,形成数字资源与智力资源的高度共享,那就如虎添翼了。还要有服务系统做系统支持平台(如:网络参考咨询、跨库检索、集成期刊目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等)和信息工具,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有:随易通、e划通、科技新闻聚合服务系统、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有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软件硬件条件后,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科馆员队伍。还要求领导重视,还要建有一套完整的学科馆员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有困难还是要找学科馆员,投稿问题是学科馆员很擅长的,邵敏说当读者需要向权威刊物投稿时,我们提供核心期刊目录、投稿指南、参考文献及论文写作格式等投稿导引信息,从而帮助读者选择文章发表途径、保证文章刊发质量。4我的感想现在大家讨论的传统的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有用的显性知识的过程,仅仅提供物理形态的原始数据、文献和信息。给我发来的两篇文章显然是原始数据、文献和信息,我觉得还是有用的,还是有帮助的,也包含了学科馆员对显性知识的搜索、分析、筛选、传递,所以我觉得传统的信息服务也不能完全废弃,这就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的问题;同时也觉得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界限也是模糊不清的难以界定的;知识服务强调对各种显性和隐性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