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的湖南湘西石漠化景观格局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3S的湖南湘西石漠化景观格局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基于3S的湖南湘西石漠化景观格局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3S的湖南湘西石漠化景观格局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石漠化是指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失去肥力,草木凋敝,土地覆盖率降低,出现大量裸露岩石消耗陆地的现象,是目前全球普遍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之一。我国石漠化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其中湖南湘西地区是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石漠化的原因较多,但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地形崎岖和人类过度开采和开发等因素,在石漠化的背景下,特别是湖南湘西地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研究湖南湘西石漠化景观的格局以及其对当地人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湖南湘西地区石漠化景观的格局,可以为当地的生态修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二、文献综述石漠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问题,其研究领域涉及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目前,国内外对石漠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石漠化的成因与控制对策。石漠化的成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针对石漠化的成因,相关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对策,如人工修复、植被恢复、生态工程建设等,以及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等。2.景观格局的研究。石漠化景观格局的研究对于制定相关对策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通过RS、GIS等技术手段,对石漠化景观类型、分布、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3.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石漠化对当地居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加重了贫困程度、削弱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等。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3S技术,研究湖南湘西地区石漠化景观的格局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湖南湘西地区的石漠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等方面的情况。2.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对湖南湘西地区的石漠化景观进行分类、分布状况以及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3.通过社会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石漠化对当地居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进行分析和评估。4.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科学有效的石漠化治理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湖南湘西地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对湖南湘西地区的石漠化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建立石漠化基础数据。2.利用RS、GIS等技术手段对湖南湘西地区的石漠化景观进行分类分布分析,全面梳理湖南湘西地区石漠化景观的空间格局。3.深入分析石漠化对当地居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影响,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4.提出石漠化治理对策和建议,为当地湘西地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五、研究计划时间安排及阶段性任务:阶段一(2个月):调查研究,进行实地调查及样本采集,完成石漠化基础数据的建立。阶段二(3个月):数据处理,利用RS、GIS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全面了解湖南湘西地区石漠化景观的格局及其空间分布情况。阶段三(2个月):社会调查,深入了解石漠化对当地居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影响,为最后的治理对策提供支撑。阶段四(3个月):石漠化治理对策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石漠化治理对策和建议。六、参考文献1.张柏林、唐亚平.中国石漠化:成因与遏制策略.《科学中国人》.2014(7):51-56.2.耿彬、戴美平.黄土高原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决策模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12(26):134-137.3.姚广志、张全伟.基于GIS和RS的石漠化景观空间格局研究.《资源科学》.2010(32):1565-1571.4.吴敏、刘锡仁等.石漠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