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4.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pdf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物理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20分;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3.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考生需首先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准确填涂好自己的准考证号.A卷的第Ⅰ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准确填涂作答;A卷的第Ⅱ卷和B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相应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答题卡面(机读卡和答题卷)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寒冬梅花香气扑鼻而来,这是因为()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诗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扩散到作者鼻孔中,因此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有关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D.内能是物体内部一些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答案】C【解析】【详解】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它做功,故A错误;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的热量,故B错误;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故选C。3.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不是主要应用这一特性的是()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B.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C.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答案】B【解析】【详解】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是因为沿海地区的水较多,内陆地区的砂石较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相比,吸收或放出相等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故A不符合题意;B.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故B符合题意;C.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夜间温度降低时,放出较多的热量使周围温度不至于过低,保护秧苗不被冻坏,故C不符合题意;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和相同质量的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热量,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所示的是汽油机的某个冲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该冲程是做功冲程,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该冲程是做功冲程,它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该冲程是压缩冲程,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该冲程是压缩冲程,它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汽油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活塞下行,火花塞点燃,可以判断此冲程为做功冲程,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故选B。5.有一种人脸识别智能门,当有人站到门前时开关S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人脸识别成1功后开关S闭合,电动机M工作打开房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以上要求的是()2A.B.C.D.【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可知,开关S能控制整个电路,灯L发光不受电动机和开关S影响,开关S控制电动机122M,综合分析得:灯泡L和电动机M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开关S在支路上控制电动机,故ABC不12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细细的水流,小红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后,将梳子靠近水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梳子和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B.梳子和头发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C.梳过的头发不带电荷,梳子带负电荷D.水流靠近梳子,是因为摩擦后的梳子带上电荷,吸引水流【答案】D【解析】【详解】AB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头发和梳子摩擦,一个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个得到电子带负电,梳过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