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咏柳》的教案优秀《咏柳》的教案优秀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的教案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咏柳》的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安排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同学出示收集的柳叶)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3.全班齐读课题。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同学答:咏鹅)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身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2.同学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2)开火车读。(3)全班读。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同学会读,读准确。5.同学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6.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正音。7.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学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2.自读第三、四句。(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同学自读。(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身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同学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发明力”。3.全班齐读。4.能背的站起来背。四、指导说句,写句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身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2.指名说。3.和同桌说。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五、安排作业1.回家修改自身写的句子。誊写工整。2.背熟古诗。《咏柳》的教案优秀2教学资料: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第9课《咏柳》。教学目标:1、透过对诗歌资料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潜力和欣赏美的潜力。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情绪一齐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明白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潜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1、生自由朗读。2、检查朗读状况。3、检查自学状况:透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5、看来大家透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那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7、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齐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