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农合基金自查报告新农合基金自查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农合基金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新农合基金自查报告1今天,县政府决定召开20xx年新农合基金征收工作会议,任务就是对20xx年的新农合工作进行回顾,对20xx年的新农合筹资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受会议安排,为确保我县20xx年新农合基金征收工作的顺利完成。下面我讲两点意见供各位参考。一、20xx年新农合工作的简要回顾20xx年是我县实施新农合制度的第六年,我县的新农合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通过财政、卫生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运行平稳,参合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参合农民受益面不断扩大,受益水平明显提高。我县的新农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健全和完善。(一)参合率稳步提高,筹资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全县参合人数为41.4万人,参合率达到95.45%,实现了上级要求95%以上的目标,较20xx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口的“应参尽参”。随着参合人数的增加,新农合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大,20xx年,每位参合农民筹资标准为29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20元、省级财政补助87.2元、县级财政配套32.8元,筹资总额达1.21亿元。为提高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奠定了基础。(二)参合农民受益程度稳步提高今年1~8月,全县新农合基金支出6662.35万元,共有49.5万人次从新农合制度中受益,其中门诊补偿46.48万人次,住院补偿2.75万人次,住院分娩定额补偿1753人次,慢性病补偿926人次,全县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到56.51%,均高于省、州的平均补偿水平。我县新农合实施五年多来,全县有292.64万人次在新农合制度中受益,获得补偿2.87亿元,新农合制度给参合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农民的互助共济意识在新农合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三)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一是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卫生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相关部门配合、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运行机制;二是建立了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以县为单位统筹、个人缴费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三是建立了封闭运行的基金管理机制;四是建立了以门诊统筹和大病统筹相结合、因病制宜、及时结算的补偿机制;五是建立了行政监督、审计监督(每年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民主监督和技术监督相结合,公开、透明的监督管理机制;六是建立了定点医疗机构准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医疗机构管理机制。(四)基金运行进一步规范继续实行基金封闭运行模式,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加大稽查力度方面下功夫,确保了新农合统筹基金合理支出,确保了基金安全运行。(五)新农合制度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年1—8月,有81.64%的参合农民在县内就医,62.01%的新农合基金流向县内。通过实施新农合,农村医疗机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赢局面。新农合工作是一项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与财政、民政等部门做好统筹协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因此,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许多突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且将严重影响着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1、干部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一是部分干部对新农合工作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起其主导作用,不学习和研究政策。甚至有些村干部的违背新农合政策的做法,在得不到新农合政策的支持时,就在新农合的实施和资金筹集时起反作用;二是基层干部对新农合工作的指导、监督不够;三是部分村干部法律意识不强,为农民出具证明时随意性很大,且缺乏真实性,导致将不应补偿的病种进行了补偿,主要体现在外伤病人;四是部分干部没有很好认识到新农合是我们的职责,是各级干部为农民做的一件大好事,总认为是给卫生部门做的。2、政策宣传不到位。各级干部及部分医务人员对新农合政策的了解不够,错误宣传、误导宣传、无原则宣传现象严重。导致农民不了解政策、不相信政策,影响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3、政策不稳定。新农合政策每年都在发生变化,随着筹资标准的不断提高,虽然农民的受益水平明显增强,但仍对个人缴费标准的提高不理解、不支持,只看个人交费的多少,没注重享受了多少,给征收工作带来了难度。同时,补偿政策也在逐年进行调整,致使医务人员难以很好的掌握和执行。4、医疗服务与参合农民就医需求有差距。一是医疗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就医需求。因县内的医疗技术水平有限,以及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许多原能在县内医疗机构诊治的疾病因受药品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