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题03-(原卷版)(2).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题03-(原卷版)(2).docx

期中模拟试题03-(原卷版)(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期中试题03(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8分)(2022·北京西城区期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1)“草长____(莺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吟(诵颂)着这首诗,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风筝伴着莺燕满天飞舞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童年纯粹的快乐?(2)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________。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①(由来诞生)。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风和日丽,碧空澄澈,家家户户②(尊老爱幼扶老携幼),每个人都神采奕奕,一起到空旷之处放风筝。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既是一种相互观摩、较量的娱乐游戏,又是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一项体育运动。(3)①清明虽属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影响面要大得多,因为清明节属于中国传统的祭祀习俗之一。②后人与前人生死相隔,浓浓淡淡的情绪总会泛起。③世人推重孝道,意味着发扬并追怀祖先的美德。④后人懂得感恩,就像游子渴望回到故土。⑤不独国内,全世界的华人都要在这一天祭奠先人、英烈乃至华夏始祖。缅怀先人,慎终追远,这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文化仪式。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内的字形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系缚(xìfù)较量(jiào)草长鹰飞吟诵B.系缚(jìfù)较量(jiào)草长莺飞吟诵C.系缚(xìbó)较量(jiǎo)草长鹰飞吟颂D.系缚(jìbó)较量(jiǎo)草长莺飞吟颂2.在文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由来尊老爱幼B.由来扶老携幼C.诞生尊老爱幼D.诞生扶老携幼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风筝不但是人们的玩具,而且还与军事有关。B.风筝不但与气象有关,而且还是人们玩具。C.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D.早期的风筝多与气象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4.从第三段中找出有语病的句子,标上序号,并且改正。(2分)________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5.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有关风筝的对联补充完整,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上联:少年乘风①________下联:纸鸢②__________逐云飞A.①牵线舞②载梦B.①拨丝线②载梦C.①牵线舞②轻巧D.①拨丝线②轻巧6.下面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最适宜放风筝的一项是()(2分)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B.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7.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诗言志,文载道。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关雎》就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两句中,通过写水鸟和鸣引出下文对善良美好女子的思慕;《子衿》中“一日不见,③__________”抒发了女子对心中恋人的深深思念;而《式微》中“④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写为了养活不劳而获的贵族,劳役们不得不在露水中劳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⑤__________”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海内存知己,⑥__________”描写了朋友之间跨越空间的友谊;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绘了一个“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绘了鱼儿“佁然不动,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的情态,让他体会到了与鱼儿嬉戏的乐趣。8.《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对这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经典做了梳理与讲解。本期班刊以“走近《诗经》”为主题,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6分)(1)【任务一:辨析正误】下面对《经典常谈·(诗经)第四》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B.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C.《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之上。D.《毛传》只在有比的地方标出,不标赋、兴;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比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2)【任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