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建设事业IC卡应用目录背景信息和信息社会1993年,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金卡工程”在我国正式启动。智能卡迅速在我国普及、发展,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金卡工程是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和亿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它将改变人民的传统观念和消费习惯,促进市场繁荣,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未来将是”一卡在手,走遍天下”.中国建设事业IC卡的现状在建设事业IC卡应用的初期,为了积累经验、探索规律,确定了上海、大连、北京、成都、鞍山、昆明、哈尔滨、大庆及江西省等省市作为全国建设事业IC卡应用试点。上海的交通一卡通工程自1999年12月开通以来,已经在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地铁等轨道交通、轮渡上实现了交通一卡通,目前已发卡700万张。大连2001年7月一次性发行双界面CPU卡“明珠卡”14万张(非月票卡),目前已达到67万张,这是国内首家采用双界面卡的城市,表明双界面CPU卡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广州在公共汽电车及轮渡上实现了IC卡应用,已发卡120万张。江西省房地产IC卡应用信息系统于2001年9月投入试运行,这是第一家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的IC卡应用系统,并将拓展到其它行业应用。北京的IC卡水表安装总量超过20万台,哈尔滨和银川的IC卡水表安装总量也分别达到6万台。乌鲁木齐的IC卡燃气表安装总量超过15万台,长春的IC卡燃气表安装总量也达到6万多台。另外,重庆、昆明、沈阳、呼和浩特等城市也在抓紧IC卡应用系统建设.经过几年的实践,建设事业IC卡的应用形成了以下一些特点:一在公共交通领域实现了“一卡多用”;二双界面CPU卡已经在建设领域得到了具体应用;三实现了异地互通,如上海市和无锡市实现了公共交通IC卡应用系统异地互通;四实现了跨行业的“一卡多用”,如在杭州实施的水、气、电一卡通应用.强化了安全管理工作。为推动建设事业IC卡的应用,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和通用性,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采用统一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实现城市内多行业、多领域的“一卡多用”和不同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已在上海、广州、北京、重庆等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得到应用组织制定并颁布了《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国家行业标准(编号为CJ/T166-2002),使建设事业IC卡应用有章可循.建设事业IC卡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也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肯定,但还有一些不足.一由于系统建设前期缺乏总体规划,各方工作协调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地方的应用系统建设发展缓慢,影响应用系统合理、健康和全面的发展;二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组织和运营方式选择单一,导致地方对IC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力不从心;三应用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缺乏超前培训相应人才的计划,应用受到限制;四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相对滞后,忽视系统安全技术和产品把关的重要性,系统的扩展性、兼容性不够;五是重复建设、投资周期长、工程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督的现象依然存在;六是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在供水、燃气、供热等领域大范围的应用还有待加强.中国建设事业IC卡的主要应用领域及案例中国建设事业IC卡的主要应用领域技术IC卡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的运用IC卡在铁路客运系统中的运用IC卡在大型体育盛会和政治会议中电子门票系统中的应用.IC卡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应用IC卡在城市供水、燃气、供热行业中的应用IC卡在风景园林领域中的应用IC卡在企事业信用电子证书中的应用IC卡在数字社区的应用IC卡在建设事业重点监管领域中的应用IC卡在铁路客运系统中的运用中国建设事业IC卡应用案例城市公共交通IC卡电子收费系统票务系统中的应用RFID电子票务系统功能RFID电子票务系统主要包括票务发行、黑名单下载、检票、数据汇总分析四大功能模块。功能模块一:票务发行票务发行部分由发行端软件、RFID发卡机具和用户现有的票务发行系统共同组成。通过用户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把发行端软件和用户的售票端软件结合,再将发卡机具嵌入到用户现有的票务打印机内,以协同工作。用户在打印门票的同时,RFID发卡机具已经将相关的防伪信息写入门票的RFID标签中。功能模块二:黑名单下载该系统新增黑名单管理功能,根据以往统计数据,将不良客户放入黑名单管理目录下,以便在日后工作中对其实时查询,提前预警,有效减少主办方损失。功能模块三:检票持有RFID门票的观众入场时,只需在检票设备前通过,检票设备即可在瞬间鉴别门票真伪,从而实现快速自动检票。观众临时出场时,同样需要在检票设备检出,有效地防止观众夹带多张门票出场的情况。功能模块四:数据汇总分析检票完毕后,RFID检票设备可以将检票信息(包括通过该设备检入、检出的门票票面信息、检票时间等)上传到服务器,并由服务器上运行的数据监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