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电镀生产安全操作1、《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AQ5202-2008)的介绍2、电镀工各项操作危险及注意事项1、《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1.1基本要求安全设施与主体设施同时建成。尽量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达到机械化、连续化和密闭化。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电气设备装置(防爆电气)。在工作现场应设置强制通风装置。在生产场所应配备应急喷淋装置。在生产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标识、标志。严禁在工作场所饮食和吸烟。操作人员要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1.2操作前准备工作操作前先开通风机械通风(防止中毒),检查工装夹具是否正常。操作前检查槽体有无渗漏。操作前检查槽体绝缘是否良好。操作前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正常。采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的检查供热设备是否正常操作前检查各槽液成分、pH值、温度等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清洗水是否符合要求。靠检查制度来落实。1.3溶剂除油操作安全工件清洗现场的防静电应符合规范要求(设备接地,有条件设置防静电跨接报警装置)。工件清洗现场溶剂存量不应超过半班次的使用量。工件清洗现场应在单独的场所,室内严禁明火和其他火种。工件清洗现场应避免阳光直射,放溶剂的容器要加盖,溶剂量不超过容器容量的2/3。要求清洗现场设置灭火设施(灭火器等)。1.4碱性除油操作安全工件挂入碱性槽液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手。槽液飞溅到皮肤上,应立即除去衣物,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弱酸清洗。用铁丝筐装工件除油时,工件不应高于篮筐高度的2/3。手工操作电解除油处理时,放入工件时应先将电源关闭,放好挂具后,再开电源,取出工件时,也应先关闭电源,再取出工件(主要防触电)。定期清除槽液上的泡沫(氢气、氧气),防止爆炸。添加烧碱时,应将成块的烧碱破碎后装在铁丝筐中,然后放入冷水中溶解后再添加。戴好防护用品,防止烫伤。1.5侵蚀处理操作安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化学反应产生的温升(浓硫酸的稀释,注意散热)。酸液飞溅到身上,应立即除去衣物,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弱碱清洗。1.6酸碱液操作安全搬运酸液和碱液前,应检查包装是否完整。酸液和碱液的运输应用专用设备。配置和稀释酸液时应使用冷水,不应使用热水。配置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冷水中。配置混酸溶液时,应先加硫酸。可采用虹吸管输送酸碱液。1.7氰化电镀操作安全定期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正常,操作前先开通风设施15min以上,风机故障应停止作业。所有氰化槽应远离酸槽,镀前侵蚀工序后,工件尤其是形状复杂的工件应清洗干净,防止将酸液带入槽内形成剧毒HCN气体,氰化镀后的清洗槽应为专用槽。采用蒸汽加热系统的含氰化合物的槽体(含清洗槽),其尾气管路不应和其他非工业用途的蒸汽管路相通。清洗阳极板时,应使用冲洗,不得擦干处理。应将棒取下后清洗。掉入槽内的工件不得用手捞出,而应使用专用工具。称重、运输氰化物的应为专用工具,并标注剧毒标记,称重场所通风要良好。操作人员下班后应用1%绿矾溶液洗手。所有使用过的工具盒仪器,用后宜采用5%绿矾溶液急性消毒。存放剧毒品的包装应妥善保管,集中回收处理。应用20%次氯酸钠或5%绿矾溶液清洗地面。1.8钢铁氧化(发蓝)操作安全操作时应带耐温防碱手套。(热碱溶液)碱液槽加碱时,为防止碱液溅出伤人,应先将碱块在槽外破碎后再放入铁丝篮中(目前大部分使用片碱或液碱,比较方便),悬挂于碱液槽的上部,然后沉入槽内,边缓慢搅拌边加温,使碱块充分溶解。不应将冷水,带冷水的工件迅速放入槽内,防止碱液暴溅。采用人工投放工件入槽,特别是有深孔的零件时,应使工件有一定的角度,慢慢进行,防止碱液飞溅。1.9槽液配置安全操作镀液的配置和调整,应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并由技术人员指导。槽液添加应缓慢,并充分搅拌。配置溶液的场所应通风良好。溶解易放热的化学品,应在耐热玻璃容器中溶解,防止容器破裂。如浓硫酸。镀液调整,固体不得直接加入槽内,应先溶解后投入。不应用浓酸、浓碱加入槽液调整pH值。1.10其他安全操作化学镀镍操作,操作人带耐热耐酸碱手套,废液应集中处理。化学镀铜,采用银氨溶液活化,防止银氨溶液久置后爆炸。使用水合肼的槽液操作,易挥发,注意防毒,加强通风,防止皮肤接触槽液。操作人员防护用品应正确佩戴。有毒作业场所工作服、胶靴、手套;溶液配置和调整、运输和使用酸碱场所操作人员穿长胶裙、护目镜和乳胶手套,清洗阳极板要戴耐酸碱手套。要记得消毒和更衣。操作人员有外伤,不得接触氰化物、铬酸等作业。2、电镀工各项操作危险及注意事项作业岗位作业岗位作业岗位作业岗位作业岗位四、电镀生产安全设施及措施四、电镀生产安全设施及措施镀槽选型聚丙烯PP纯的(不含添加剂、填料、颜料)、去应力的聚丙烯塑料是化学镀镍镀槽的理想材料之一。优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