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docx
上传人:书生****ma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docx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颐和园是我国的皇家林园,位于中国的首府北京。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希望大家喜欢。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1学习目标: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廊、殿、柱”等11个生字,理解并会书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滑过、隐隐约约”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和摘录最感兴趣的词句,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2、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激情导语: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大公园。板书课题。强调“颐”的笔顺。二、初读。1、 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注意正音。3、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通过初读课文,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板书:美丽大公园 练习有感情朗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三、再读课文。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课件出示: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2、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3、画一画旅游示意图。这就是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四、研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一)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1)长廊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你体会到了什么?①长:一眼望不到头,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②美: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栽满了花木,神清气爽……(2)“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现长廊的“长”、“间数多”(3)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4)长廊两旁:风景宜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熟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此段3、 练习说话: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课件2教材分析:《颐和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赞美之情。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课前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及图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以测代检预习引路1.精彩一分钟:小组同学相互展示浏览搜集的相关资料及图片。2.教师谈话导入并检测预习情况: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