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努力****向丝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沧州一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10月12日必修三第一二章命题人钱凤阳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7.5分)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细胞内液B.约三分之二的体液属于内环境C.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大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2.口腔上皮细胞、心肌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①组织液②唾液和组织液③血浆和组织液④血液和组织液⑤血浆A.①、①、③B.①、③、③C.①、⑤、③D.①、②、④3.下列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B.乙酰胆碱扩散至突触后膜C.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D.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4.蛋白类食物中的氨基酸进入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途径是()A.消化道→血浆→细胞内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内液C.消化道→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消化道→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5.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6.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④内的蛋白质含量与①内的不一样B.①中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进入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C.营养不良会使②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D.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水泡中液体消失的原因为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7.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A.该“媒介”的稳态包含理化性质和成分的动态平衡B.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D.该“媒介”pH的稳定与CO32-和HPO42-等离子有关8.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B.气体分子不可能作为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C.CO2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不是体液调节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9.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10.给某一神经纤维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电位差,结果如图,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静息状态,2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4是恢复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外为正电位B.2主要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D.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下移11.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A.先左后右,再向右B.先右后左,再向左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12.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B.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此反射活动能准确、快速完成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0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4.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