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SWOT分析摘要:湖南是红色旅游大省,长株潭地区更是我国最早发展红色旅游的地区之一,其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也表现出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和问题。本文采用swot模型对影响湖南长株潭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字:长株潭旅游业;swot模型;建议中图分类号:[f235.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湖南红色旅游的基本情况长株潭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传统历史的地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许多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生地,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近年来红色旅游蓬勃发展,2007年“五一”黄金周前三天,来韶山的游客达到18.73万人次,同比增长20.6%,门票收入达到257.6万元,同比增长19.7%。尤其是5月2日和3日,来韶游客分别达到8.05和8.06万人次,门票收入分别为104和105万元,创下单日人数历史最高[2]。2基于湖南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2.1s-优势(1)交通便利,旅游景点密集长株潭城市群由省会长沙,以及株洲和湘潭构成,彼此之间相聚仅四十公里左右。长株潭不仅存在地理优势,而且在三城同城化的推进过程中,实现了交通规划同环,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除此之外,位于较偏远地区的旅游景点(如彭德怀故居)也通有便利的公路,提高了偏远地区红色旅游景点的进入度。问卷发放地集中在游客较多的旅游景点,问卷统计得到的图一中有69%的被调查者认为交通方便是旅游景区最令人满意的方面。(2)丰厚的红色旅游资源湖南省特殊的历史背景,使湖南既有大量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和革命先烈的故居,亦有大量革命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旧址。而长株潭地区,坐拥“伟人故里红三角”,是湖南省红色旅游的核心地带,亦是中国红色旅游的发源地之一。丰厚的旅游资源以及悠久的革命历史,使湖南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革命圣地。(3)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扶持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十分关注红色旅游的发展。“韶山—宁乡—平江线”被列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30条“红色精品线路”。多处景点被列入《规划纲要》提出的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湖南省大力支持红色旅游发展,出台了《关于支持湘潭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的意见》,编制了《2011—2015年湖南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3],制定了《湖南省红色旅游区(点)评定规范》及评分细则,加大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力度,启动了红色旅游宣传工作“七个一”工程和红色旅游区“五老”义务讲解活动。(4)红色旅游发展较早,经验丰富长株潭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改革开放以后,伴随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长株潭红色旅游也逐步地发展起来。1980年以来,长株潭地区获得了国家旅游局安排的旅游基本建设资金[1],发展建设旅游设施,促进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在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湖南在红色旅游的开发及景点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全国众多红色旅游基地建设的典范。(5)价格优势在价格方面,长株潭红色旅游基地的景点几乎全免门票,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旅游者。长株潭相互靠近,旅游景点分布密集,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这也成为区域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2w-劣势(1)景区承载力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景区自身的场地、设施等硬件资源的有限性与持续升温的红色旅游需求间存在矛盾,同时景区的整体服务品质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不仅会破坏游客对景区的印象,也给景区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增加了景区的运营成本。(2)景点建设缺少特色,市场细分不足,各景点缺乏差异性长株潭地区的红色旅游建设缺乏明显特点,与国内大多数地区红色旅游景点基本相似,停留在以橱窗和柜台形式的展示。首先是由于长株潭地区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属于伟人故居、展览馆等展示类的资源,在展示时本身要求庄重、肃穆的展览环境,形式基本雷同。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对旅游资源开发方式的创新,仅仅用文字、图片、文物的方式不能充分吸引各个年龄、层次的旅游者的注意力并使旅游者产生共鸣。(3)人才培养与景区管理不足红色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使导游或者导览人员的素养会影响游客对景区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现有导游的整体素质水平尚不能满足红色旅游的要求,存在对历史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红色旅游的本质把握不够准确的问题。有些景点缺乏方便、详尽和生动的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