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长学校教案家长学校教案模板合集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长学校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家长学校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引导家长明白“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代成功的家庭教育之必然。2、建议家长注重自身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的锻铸。3、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二、教学重难点: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并能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灵活、有效地运用。三、教学方式:互动探究四、教学准备:1、进行相关调查及数据统计2、请几位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家长作好简单的3分钟以内的发言准备3、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启思切入主题尊敬的各位家长,首先请大家看一个场景:1、多媒体播放场景。场景的大致内容如下:一位父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父亲一本正经地说:“想当年,你爷爷在世的时候,爷爷说一我就做一,爷爷说往东我不敢朝西,爷爷是长辈,长辈说的不会有错,可你呢?”孩子不服气地说:“现在什么年代了?长辈说的一定都对?”“长辈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喝的水还多!”父亲生气地吼起来。儿子不甘示弱地说“不一定,爸爸,克隆你懂吗?上次我跟你讲中国探月的事情,你什么也不懂,还有……”“别说了,你……你还真的不得了了……”父亲气冲冲地摔了摔椅子。“本来就是嘛……”孩子继续嘟哝着……过渡:各位家长,看了这个家庭教育的场景,你想些什么?2、家长讨论3、交流讨论后归纳:抛开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个场景至少告诉我们以下三点:(多媒体出示)(1)颠覆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子女对家长惟命是从。(2)体现了孩子对新鲜信息的敏锐和悦纳的优势-----远胜于家长。(3)呼唤了一种新型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成为说得来的“朋友家长”。过渡:那么面对如此带有普遍性的家庭教育的尴尬,我们家长如何做孩子说得来的“朋友家长”呢?我们必须确立一种理念:与孩子共同成长。4、揭示主题: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过渡: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孩子对我们家长有些什么新要求,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我曾经选择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计102人,就相关情况作了一个问卷调查,现将内容归类,将调查的数据统计情况展示如下:(二)数据展示剖析现状1、多媒体展示数据统计情况:内容所占比例重智轻德轻视能力宠爱有余尊重不够示范不够方法简单期望过高90%73%60%70%87%65%78%过渡:请在座的家长自己对照一下,上面的统计表中的“内容”表现,自己是否同样也存在?我想结合着上面的数据统计情况,从孩子的角度作个解剖。从上面的数据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希望自己的父母怎样?2、多媒体出示:孩子们想要的父母:(1)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分数,对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能客观地看待。(2)不要只看重孩子知识的发展,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要多关注。(3)不要过分保护、过分照顾孩子,要提供机会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4)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要多听听孩子们自己的想法。(5)不要只重言教,要求孩子怎样怎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6)不要只用说教、打骂这样简单的方式进行教育,要多研究并运用乐于让孩子接受的方法。(7)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对孩子有着永无止境的要求。过渡:各位家长,在了解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孩子对家长的要求的基础上,我们来共同讨论如何适应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做孩子们说得来的“朋友家长”(三)讨论互动达成共识1、实例引导:多媒体出示实例:《一个可敬的学习型家庭》20xx年和20xx年,美国钢琴公主琳达珍蒂两次应邀到江苏南通演出时都要邀请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应陶同台演出。这个小姑娘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工的家庭,自从小应陶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把家庭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重新走上了一条特殊的学习之路,在教育孩子的实践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成长。他们很早就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兴趣培养,小应陶从4岁开始就学习美术、钢琴和舞蹈,他们并不是想让孩子成为什么“家”,什么“星”,只是想让孩子多一些兴趣和特长。后来,他们根据老师的建议,并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把业余时间主要放在了钢琴和美术上。开始,小应陶学钢琴挺有劲的,可慢慢地就哭着说不想学了。这对父母在生气的同时,仔细想过后,决定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妈妈对孩子说:“妈妈也不会弹钢琴,今后我不仅陪你学,我自己也一起学。”小应陶眨着小眼睛,似信非信。妈妈说到做到,不仅每天准时陪孩子练琴,还专门带来笔记本,在旁边仔细地记录,每天晚上,与孩子一起学乐谱,练指法。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