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docx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务必落实好全员德育工作。一、德育机制与队伍(一)确立学校全员德育架构,明确不同主体的德育内容和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在立德树人中的领导地位,建立分权的学校治理结构;明确党组织、团委、少先队、课程与教学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行政服务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与健康中心、信息与技术中心、学部、年级、教师、教育顾问、教育咨询师、生活学院、家长在全员德育中的职责与作用。在平衡而又导向明确的治理结构中,让权力和资源紧紧围绕着育人和学生成长聚集。(二)明确全员德育抓手,搭建全员德育载体。通过加大育人诊断评价力度,推动每一位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实现全员导师,形成不育人无法教书的健康生态。通过实施以学生的职业引导、心理疏导、学业指导为职责的“导师制”,解决学校管理过度、教育不足的问题,让老师从“警察”队伍中退出来,去除功利色彩,使教育变得更加纯粹,教育的力量更加集中。(三)加强年级团(队)组织建设。各年级团组织要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特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团建创新项目,全方位着眼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品质的培养。(四)重构教师“新基本功”,设立教育咨询师、教育顾问,提高新形势下研究学生、读懂学生的专业能力,让“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局面更富适应性和专业性。确定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经验丰富、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为总咨询师和总教育顾问,重点展开“育人目标落实”的顶层设计,与各年级的咨询师和教育顾问一起形成有序规范、符合规律、促进成长、呵护个性的个别化育人体系。(五)以党建创新项目带动德育工作。初中学部和高中学部党支部通过实施“摆渡工程”,帮助学生做好小初、初高衔接,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要做好摆渡者,当好引路人。工作重点集中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导师制和课程建设,在导师制的基础上,解决从行政班向教学班转化中学生心理归属感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从人生规划的高度对学生进行高位引领。通过实施初二、初三和高二、高三的“接力棒计划”,党员教师自觉地发挥育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更亲切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接力棒计划的学员则通过党员教师的引领,不断强化和完善自己的人生追求,逐步厘清自己的志向,为成为国家栋梁和民族脊梁不断努力,最终将自己塑造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六)有效预防机制全面排查学生家庭状况,对一些复杂背景家庭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制度,建立育人信息档案,加强对其正向引导。各学部、年级均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充分利用好“导师约见”“校长有约”等制度,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家校联系,避免并及时阻止学生的过激行为。建立重要节点和敏感期“预警-防范-引导”制度,确保重要节点和敏感期的安全稳定。二、德育课程体系与实施(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基于学校的培养目标——诚信、感恩、友爱品质,完善“诚信、感恩、友爱”三个维度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对每一门课程特定目标的界定明晰,以课程的形式将育人目标落地;通过将国家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再由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将培养什么人的大目标贯通到每一堂课的具体目标中,并始终保持一致性。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领军计划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能够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找准未来定位,并且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去体验自己的未来职业,从而为其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通过每一天的课堂为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信仰。一方面,通过学习资源审查制度、教师意识形态规范培训,净化课堂环境;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位教师站在“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就是最好的课程”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言传身教、思想表达,会深刻影响着学生,引导教师加强自觉与自律,真正弄清楚在课堂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什么。(三)大力加强全程育人。从学生一进校门到毕业,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从校内到校外,从线上到线下,都精心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在学生的课后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双休日和寒暑假,一方面通过可供选择的职业考察课程,让学生走进党政机关、科研院所,感受最先进的文化和最前沿的科技,另一方面组织学生社团走进孤儿院、养老院、边远地区支教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