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给母校感谢信锦集7篇.docx
上传人:小云****66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有关给母校感谢信锦集7篇.docx

有关给母校感谢信锦集7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关给母校感谢信锦集7篇给母校感谢信篇1尊敬的母校:您好,我们是您培育三年的7名20某某届毕业生。今天是20某某年6月10日,也是幼儿园通知我们7名试用期的实习生正式被录用的日子。我们满怀激动和感恩的心,写下这封信。在这个孕育着无限希望的20某某年的春天,我们离开了您,离开了我们挚爱的母校。签约来到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国家发改委幼儿园。截止今天,将近两个月了。和我们同来的还有北京某幼儿师范学校,和北京市某区艺术学院的近35名实习生。并且她们有的已经在这个幼儿园实习一年了。后来经过一个多月的考核与实践工作经验的观察,今天,幼儿园领导通知我们,我们石家庄幼师的7名实习生正式通过考核,并且7名全部录用。而北京某幼师和某区艺术学院近35名实习生,只录用了3人。此时的我们真真正正体会到,是学校严格的规章制度,培养出了我们。更是学校“为人师表,德高学博”的教育理念,使我们在北京某幼师和某区艺术学院里脱颖而出。在发改委幼儿园,经过各级领导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本来两个月的试用期,仅仅过去一个月,园领导就正式通知我们合格录用了,而且,7名全部合格。这在跟我们同时到该园的其它院校里,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数字。当我们成功的那一刻,第一个想到的,是我们的母校—河北石家庄幼儿师范学校。是母校中,那些曾经让我们感觉“厌烦”的规章制度,是那些曾经让我们感觉“乏味”的一日常规,成就了我们今天的成功。亲爱的师妹师弟们,我们也曾像你们一样,埋怨学校严格的纪律,还经常抱怨:一个中专学校为什么对仪表还要求那么严格?可是当我们真正走出学校,步入社会才发现,工作岗位对仪表的要求更加严格。虽然幼儿园没有对我们的仪表提出明确的要求。可是当我们看到北京某幼师一名老师,因为仪表和服装问题被辞退的时候,我们无比庆幸我们曾经受教于一个多么严格的师范学校。当后勤园长夸石家庄幼师用过的餐桌是最干净的时候,我们又是无限的骄傲。但是骄傲的却不是他们夸的我们自己,骄傲的是他夸的是:石家庄幼师!亲爱的师妹师弟们,当我们看到北京那两所院校的那些实习生一个个泪流满面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最想告诉你们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不肯在学校的时候流下辛勤的汗水,那将来走向社会,你必将流下悔恨的泪水。尊敬的母校,亲爱的领导老师们,我们7个人,向你们致以我们最真诚的感谢。你们教会我们的不光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虽然,我们7个已经毕业了,但是你们对我们的教育影响着我们一生。最后,祝我们的母校越办越好,桃李满天下。学生:07-3郑玉卿07-4张秋月07-11张丹07-13王雪荣07-16李一丹07-23李珍07-24盖彬彬20某某年6月10日给母校感谢信篇2尊敬的学院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首先,请让我以一个海医学子的身份向你们报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问候。今天,我怀着万分感激之情用浓重之笔写下这封信,希望能够借着这封信感谢母校的似海深情,感谢老师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感谢你们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劳动,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的我!就没有我五年大学生活的成绩和收获!因此在我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请让我在这里向你们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谢你们无私的关怀的帮助!时间似乎回到了五年前,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单薄的小男孩,独自背着简单的行囊坐了三天火车来到了海口,卸不下的是身心的疲惫,抹不去的是内心的沉重,看到帮孩子背着大包小包的父母,再看看形单影只、举目无亲的自己,二十岁的男孩强忍着眼中打转的泪水。然而,一切都只不过刚刚开始,我舍不得花几块钱买一碗充饥的面条,也舍不得花钱打一辆出租车,顶着炎热的太阳,我一路打听来到了学院。校园里都是满心欢喜的父母和兴高采烈的同学,但我的心里似被乌云笼罩,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从小我就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长大,父母都以务农为生,由于他们的老实和保守,家里的日子只能说过的普普通通,后来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倒了下来,母亲一个人带着我们几个孩子过得无比艰辛,看着别人的孩子衣食无忧,有父母宠着、爱着,而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么遥远,陪伴我的只有扶助母亲操持这个家的艰辛,做家务、做农活充满了我的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现在想起来仍是充满辛酸。刚上大学的时候,弟弟、妹妹还在读高中,母亲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没读过多少书,也没什么知识,根本没什么挣钱的法子。她放弃了种地,在县城给人打工,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而这几百块钱却又要好几个人花,家里的境况可想而知,每个月买粮食、买菜都要花去大半,要想再供我们读书真的不敢想象,我上了十几年学,从来没有买过本子、文具,上学用的都是学校发给我们的奖品。当时海医的学费有五千多元,再加上住宿费、杂费、书费一共有八千多元,这些钱对于别的家庭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我家来说,就算把家里的钱都凑起来也还不够一半。当时我身上只有四千多块,我提着大包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