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课文观潮说课稿.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年课文观潮说课稿.pdf

2023年课文观潮说课稿.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年课文观潮说课稿课文观潮说课稿1一、说教材《观潮》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这是一篇非常美丽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全文共5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刻画了钱塘潮的奇妙、宏伟、壮丽,绘声绘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美: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写作训练的典范。二、说教学目标。1、相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宽敞、覆盖、渐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沟通。重点: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奇妙壮丽。难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三、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沟通,但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对潮汐的形成缘由,和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景象,仅凭想象深刻感受,须要老师供应直观的图像。四、说教法学法。基于对文本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采纳“创设情境法,多媒体协助法”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想象成观潮人群中的一个,身临其境地融入学习活动中。同时我还采纳了“朗读法”,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实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的目的。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问,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觉学习的欢乐,为此,我采纳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学习方法。五、说教学过程。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依次,弄清钱塘江的地形特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妙宏伟。并引导学习生字。其次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语句,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1、出示钱塘江地形图。老师进行介绍:我国有很多名山大川,今日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那就是钱塘江。钱塘江是我国浙江省的第一大河,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南亚的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钱塘江边一睹涌潮的景象吧。2、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板书“观潮”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在作者眼里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最能体现钱塘江潮特点的词语。3、理解奇观老师板书“天下奇观”,并引导学生理解“奇观”。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学生形成视听冲击,让学生干脆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概,学生的激情立刻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也顺理成章地引出关键词“奇观”。(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采纳多媒体形式出现本课生字词,指名读,重点强调“罩”“鼎”“崩”三个字的读音。再齐读巩固字音。2、让学生那个字记起来有困难。帮助学生解决难字。3、多种形式读,如开火车读、赛读、男女生读等,进一步巩固生字词,这样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在学习中培育学生的自信念。设计意图:预习是语文教学不行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育学生自学实力、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但预习肯定要有目的,有安排,有针对性。更要有指导,预习的基本要求是:1、用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圈诞生字,画出词语,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不能解决的画问号。2、大声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读书体会、感受写下来。(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老师的范读非常重要。好的朗读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更有感染力,也可以通过正确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实现以读代讲的目的。2、学生仿照读。3、指名读,然后进行评议,看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如何改进?设计意图:评价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自己入情入境地读了,才能评价别人,这样既驾驭了学问,又熬炼了学习的实力。4、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根据什么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