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纳米技术的发展为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多孔聚合物和活性炭是两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材料,但它们各自存在一些限制和缺陷。多孔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但由于其化学惰性,难以将其应用于吸附分离和催化反应。而活性炭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吸附性能,但其比表面积较低、孔隙尺寸分布较窄,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因此,通过将多孔聚合物和活性炭进行复合,可以克服两者个体存在的缺点,产生更优异的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本研究拟制备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结构和性能,为相关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研究拟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以聚苯胺为模板,在其表面上沉积一层活性炭。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配比,控制纳米复合材料的孔隙尺寸和比表面积。并采用一系列表征手段研究其结构和性能,主要包括: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样品形貌和结构,分析材料表面的孔隙结构和形状;2.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测定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大小;3.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分析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特征;4.测定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研究其在吸附、分离和催化反应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旨在实现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并系统研究其结构和性能,为相关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预期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实现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2.分析材料的表面形貌、孔隙结构和孔径分布等特征;3.研究材料的吸附性能、分离性能和催化性能;4.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三、研究方法1.材料制备:采用聚苯胺为模板,在其表面上沉积活性炭,制备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2.表征方法:采用SEM、TEM、BET、XRD、FT-IR、TGA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孔隙结构、比表面积、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等进行表征。3.性能测试:通过吸附性能测试、分离性能测试和催化性能测试,研究材料在吸附、分离和催化反应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四、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周:查阅文献,了解多孔聚合物和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明确研究重点和难点。2.第二周:制备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探究不同反应条件下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3.第三周:通过SEM、TEM观察样品形貌和结构,分析材料表面的孔隙结构和形状。4.第四周:利用BET测定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大小,分析纳米复合材料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结构。5.第五周:采用XRD、FT-IR、TGA等手段分析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特征。6.第六周:测试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7.第七周: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五、预期结果预期本研究可以实现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材料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等特征,探讨其应用于吸附、分离和催化反应方面的潜力。预期可以获得以下结果:1.成功制备多孔聚合物-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2.研究复合材料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结构;3.评估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分离性能和催化性能;4.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六、参考文献1.Gao,Y.,Li,M.,Li,J.,&Wan,Q.(2016).Anovel3Dhierarchicalporouscarbonderivedfrommarinealgaeforhigh-performancesupercapacitor.ElectrochimicaActa,206,238-245.2.Wei,H.,Wang,J.,Li,Y.,Yan,C.,Zhang,C.,Liu,T.,...&Qu,C.(2018).Novelmesoporouscarbon/zeoliticimidazolateframeworkcompositesforhighlyefficientCO2capture.Carbon,132,292-300.3.Wang,B.,Cui,X.,Fang,X.,Yang,G.,&Xing,W.(2017).PreparationofNovelMacroporousActivatedCarbonwithHighSpecificSurfaceAreaandItsAdsorptiononAcetaldehyde.Molecules,22(10),1713.4.Si,W.,Wang,Y.,Zhou,J.,&Peng,X.(2019).Facilesynthesisofapectin-basedhydrogelwithhierarch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