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

《木兰诗》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一篇:《木兰诗》教学设计《木兰诗》教学设计京东学校何花荣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体味诗歌的语言美、人物美。2.品味诗情、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步骤一、导入课前听一段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同学们知道这首歌里歌唱的谁吗?同学们回答(花木兰),可原汁原味的木兰是诞生在一千多年中国南北朝一首民歌《木兰诗》。点幻灯片1二、体裁简介:在我国文学史上有民间叙事诗“双璧”的美誉,一首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另一首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木兰诗》。点幻灯片2它们都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同学们现在带着对花木兰这个人物的理解和倾注的感情,放声地、自由地读这首诗,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三、学习诗歌贵在诵读,老师今天介绍四种方法:1.音读:读准字音,要求字正腔圆。2.意读:读出意,把握内容3.情读:读出情感、读准节奏。4、美读:读出意境,赏析语言、人物及表达技巧。四、第一环节:音读。1.检查预习:请以“的字或词很重要或很难写或易错,同学们需注意”的形式汇报自己的收获。2.出示老师整理的字音:机杼鞍鞯辔头可汗旧时裳溅溅朔气........金柝军帖云鬓...五、第二环节:意读(听录音朗读,概括主要内容)1.请哪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师:用替父从军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完整吗?木兰是一位女性,她是怎样完成替父从军的任务的?生:女扮男装师:你从哪里知道木兰曾经女扮男装?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对《木兰诗》就是叙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2.请同学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围绕中心内容,这首诗叙述了哪些情节?也就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有那些经历?生:先是决定从军然后登上征途、在沙场多年征战,最后荣归故里。漏掉最后一段,请同学们读3.最后一段叫做什么?古时候的民歌在结尾的时候,作者常常要写一段赞美的话,叫赞词。它是民歌的特点之一。同学们,对于诗歌,朗读是走进诗歌世界的捷径。只有认真去读,反复吟诵,我们才能把握《木兰诗》这样叙事诗的情节,领会诗歌创造意境,体味诗中包孕的情感,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4.师范读六、第三环节:情读请同学合作朗读,读出情感。分组读,每组按“抛问题”环节展开合作学习。(每一大组分朗读小组、收获小组、质疑小组,组与组展开竞赛)1.第一大组汇报(1)朗读小组:决定从军——忧愁苦闷、犹豫、坚定木兰在想我到底替不替父亲去打仗呢?她左思右想很犹豫很发愁。那么木兰最后去了没有?下定决心的这两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应读坚定些(生读)(2)收获小组:我们读到了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孝顺的木兰。(3)质疑小组:为什么从木兰的叹息写起?2、第二大组(1)朗读小组:登上征途——凄婉又坚定木兰是英雄又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的感受是多方面,有豪情万丈,也有柔情一点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木兰心中思念家人。“不闻爷娘唤女声„鸣啾啾”(当夕阳西下,暮霭沉沉之时,木兰独自露宿黄河之畔,耳听哗哗作响的黄河水,心中却时时回想着父母声声的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也娘的亲切的呼唤呀!这些诗句写的情感多么丰富啊!我们要反复诵读,才能品味出来。(2)收获小组:我们读到了一个义无反顾又有女儿情怀的花木兰。(3)质疑小组:“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单是写水声吗?木兰是不是跑到东西南北四个集市买战争用具呀?3.第三大组(1)朗读小组:征战沙场——悲壮豪迈战争的场面我们从电视电影上见过一些,千军万马,气势磅礴。这部分最适合集体朗读,请同学们齐读一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师:我为大家描绘一个场面大家闭着眼睛想象,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前线,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英勇杀敌,浴血奋战。当深夜来临时,凛冽的朔风传来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冰冷的铠甲上,枕戈待旦,木兰又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同学们想想这组画面,用我们的声音和情感将他们传递出来(2)。收获小组:我们读到了一个英勇善战、战功赫赫的花木兰。(3)质疑小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怎么理解?(生读)同学们各展其能,现在我们将注意力投注到木兰荣归部分4、荣归故里——欢快喜悦人逢喜事精神爽七、美读1.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种喜悦欢快表达出来的呢?先看看动词:开、坐、脱、着、理帖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还有修辞手法,对偶、排比都很整齐,有气势,所以读来仿佛就有“不尽长江滚滚来”所以呢,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欢快就表达出来了。(师生共读)师:刚才很明显听出有两句诗在朗读时语调有些不一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