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寓言故事关于寓言故事关于寓言故事1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谦让,一个叫贪欲。他们约好一起到天堂去,他们带的乾粮基本都够他们路上吃的。为了体现无私的友爱精神,他们在路上谦虚的你推我让,时间也因此耽误了一半。再这样让下去也不是办法,贪欲开始想,既然你不要,我要。于是他把谦让的东西吃了。后来在路上出现了奇怪的事情。贪欲吃了谦让的东西以后,觉的胃口大开,吃了还想吃;而谦让为了体现他的度量,即使饿的走不动,对贪欲总是有求必应。一个是饿的走不动,一个是过饱走不动。然而天黑前终于到达了天堂。但是他们却同时被拦在了天堂门外。贪欲说: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天使说:因为你太贪,把朋友的东西都吃了。贪欲说:可是那都是他给我的`呀。天使说:哪怕人家主动,哪怕人家心甘情愿,你也不能无视于对方的饥肠辘辘。你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如何进天堂?谦让说:那么我呢?为了让贪欲吃饱,我都快饿死了呀。天使说:如果说贪欲进天堂的可能有万分之一,那么你进天堂的可能连十万分之一都不到。谦让不解其意。天使说:把自己饿成这个样子,绝不是美德。你把天堂当成剧场,把上帝当成观众了。关于寓言故事2釜底游鱼的故事东汉顺帝时,皇上无视宦官为恶,放任外戚专权。很多人无才无德,本来就是草包一个,只是因为能阿谀奉承,讨好皇帝,或是家里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贵人,便可以全家跟着享受富贵。皇上的身边,王侯结队,侍从成群。官吏则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在朝廷的欺压盘剥下,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就可想而知了。广陵人张婴,不堪忍受残酷的暴政,发动群众举起了义旗。义军们杀刺史,斩富豪,劫库府,济贫民,纵横扬州、徐州一带几十年。朝廷对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胆寒心惊。当时朝中有一位侍御史,名叫张纲。此人廉洁刚正,多次上书,痛陈时弊,请求诛杀违法犯罪的大臣,削减朝廷的费用开支。皇上对他十分头疼,许多贪赃枉法的奸佞之臣更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齿。于是,当时一个权倾朝野的外戚——皇后的兄长、大将军梁冀便想了个好办法,他串通几个当权人物跟皇上上奏说,派张纲去做广陵太守,让他平息人民的暴动,企图用这件事情加害于他。以前别人被派去光陵的时候,临行时都反复要求多派兵马。张纲此去,却要单车独行,仅带着十几名吏卒。到了广陵,张纲径直来到张婴的大营,好言好语,请求会见军中头领。张婴起初十分惊讶,后来看到来的人特别诚恳,便出来相见。张纲请张婴坐上座,张婴也不推辞。张婴坐下来冷冷地问道:“太守大人屈尊来到贼营,不知有何见教?”张纲立刻站起身来,一边打躬施礼,一边说:“将军何出此言?下官办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于陷民于水火之中。俗话说,‘官逼民反’,将军体恤乡民疾苦,挺身赴险,实在是出于万不得已。而将军清廉自律,行侠仗义之举,实令下官敬佩不已。”张纲的这一番话,出乎张婴的意料,他急忙站起来赔礼,激动地说:“太守早来十年,我张婴怎么会像现在这样?我是个草莽之人,不知礼仪,更无法结交朝廷。我也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锅里的'游鱼,苟延残喘而已,哪里会活得长久?只是想到,横竖都没有出路,闹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请您给我指点迷津吧!”张纲就这样用安抚的办法,不动一兵一卒,经过与张婴反复协商,妥善处置,终于平息了广陵的暴乱。寓意:就像是在炊器里自由自在游的活鱼,不管它是否察觉水在加热,或是用尽力量求生,它都没有办法逃离炊器。其实当它落入炊器之际,结局就早已注定,那就是死路一条。当时张婴实际上也是无路可走的状态,正好张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这个策略帮助张婴走出困境。所以张纲便不费吹灰之力平息了暴乱。关于寓言故事3米缸中的老鼠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著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真舍不得离开。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它面临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智慧小语: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诱惑呢?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名利背后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却无法按捺一时的欲望,结果就同那只老鼠一样——每满足欲望一次,毁灭就临近一步,直至陷入绝境。关于寓言故事4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您在檐下,而檐下无雨,您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您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您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您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