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小小的愿望散文.docx
上传人:白真****ng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有一个小小小的愿望散文.docx

我有一个小小小的愿望散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有一个小小小的愿望散文我有一个小小小的愿望散文我有一个小小小的愿望。在我临终之前,每日都是临终之前。取得母亲的允许,以慈悲心,(不择时日,不求功德,不蓄积财产,)(古德云,善人不聚财,况我是个想学佛的人呢。)随时随地,尽其余力,甚至,尽其所有,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她他们都是我的恩人。愿以小小的愿望,不求人天果报,唯求无上正等菩提。因施而贫,无衣无食,无怨无悔。一个想学佛的人,一点点舍心都没有,慈悲喜就无从谈起。随喜者功德无量。已入佛门的人,应当与我同愿。舍心圆满,今生才有解脱的希望。布施的道理是我悟出来的:贪是根本烦恼,因贪而杀人,因贪而偷盗,因贪而淫欲,因贪而说谎。。。。无贪则三业清净。布施可以去除贪心。我的小小愿望,是切入解脱的最底线。不用别人和我同愿,我和别人不一样。小时候,妈妈说我是败财童子。我没成过家。独身一人,不要有后顾之忧,不必留点过河钱。有儿有女,也不要太牵挂。随喜吧,功德无量。一切的放不下,都是我爱执。破除我爱执,树立他爱执,亦无能破所破之相,成佛才有希望。无始的习气,一下改不了,一点点的串习吧,先舍十元,再舍百元,千元,万元,十万元,。。。。。。布施重在发心,在自己不能做主的情况下,在家人不欢喜的情况下,也要耐心劝导,或善巧方便,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只要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自利心,就是无违的菩提心。布施不一定得花钱,贫穷的人,只要时刻用身口意利益众生,也是真实无违的菩提心。看看自己的心量吧,在自己能做主的情况下,能否尽其余力乃至全部,助人为乐?不用说菩萨舍身了,问问自心,在自己说了算的时候,自己有余钱的时候,能否施舍自己的十万,百万,千万,万万呢?这都做不到,还能解脱吗?龙女舍宝珠,即身成佛。我舍的一点点,不如宝珠的一点微尘,我不敢奢求成佛,旨在利他。要想解脱重在发菩提心,行菩提心重在舍。有一次阿底岬尊者,在菩提迦耶金刚座的大佛塔下绕塔,在绕塔的时候心里想,应修什么法,才能快速成佛呢?当时那些小佛像站起立,问大佛像,如果想快速成佛,应当修那种法?大佛像说:应当修学菩提心。要想解脱重在发菩提心,利他是行菩提心,只有利他才能断除根本烦恼贪。无量寿经,三品往生都得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一句佛号念得风雨不透,念得成片,念到一心,甚至,证悟了空性,还是小乘,也不得究竟解脱。罗珠丹巴活佛开示:没有菩提心的摄持,仅仅修持破瓦法,对你的死亡也不会有太大益处。即使出现了迁识的征兆,也不一定就能保证往生到净土。欲求解脱,须破除我执,欲破除我执,还要在受用,身命,功德,上下功夫。能舍弃受用,身命,功德的动力,是菩提心。省庵法师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况未发乎?那么有几人能发菩提心呢?有神通的人很稀少,发菩提心的人稀少又稀少。罗珠丹巴活佛开示:然而,这样的宿根深厚者,千百万人中能有几人?特别是在这个追求物欲的时代,早已“人心不古”,那就更加寥寥无几了。所以,大部分人参禅,参了几十年仍然了无消息。如此看来,今生解脱的能有几人啊!愿与我有缘的人,都是千百万人中的一人。无始以来世人对财的贪执,怎能一下断除?我是一个凡夫的凡夫,从前我对钱视乎也有一点喜欢,但很快就淡忘了。一点点的串习吧。发了菩提心,每一句佛号,都是成佛的正因,每一刹那禅坐,都是解脱的当下。修行在作,也不在坐。不发菩提心,纵然一天十万佛号,禅坐七天,欲求解脱,不知何处寻觅。发菩提心不是说一说,或作一点点。益西彭措上师说:一丝一毫自利心念头没有的,这叫真正的无伪的菩提心。谁能做得到呢?上供下施孰轻孰重凡夫不能没有功德相,再多的供养,执着于功德,毫无功德。只能是人天小果。施舍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利益才无量无边,才叫布施。以慈悲心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是我今生的愿力。上供下施孰轻孰重,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果,自己的.父母身患重病,你能于自己的父母不顾,还去供养吗?当然,不能,还是要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如果,舍恩辞亲,出家为僧,弘法利生,以法供养,更有无比殊胜的功德。下施既是上供,那里没有佛菩萨。上供也是下施,是为了下济三途苦啊。不帮助困难的人,只帮助自己的亲友,有点自私。难出六道轮回。更不要供养我这样的凡夫,这是愚痴的举动,实在太可笑。我不怕折福,因为我没福可折。慈爱与慈悲不要把财物留给自己的儿女,那是慈爱,要把财物施舍给最需要的一切有情,才是慈悲。突不出这一关,不得解脱。布施是破除我执的初步,完全的利他,就是无我。对受用,财物,功德一切不贪著,就证悟了空性。一句阿弥陀佛,既包括了菩提心印老的十念法很好。但也得发菩提心。虽说观经中下品往生没有提到发菩提心。但这是方便说,是为了广摄初基。一句阿弥陀佛,既包括了世俗的菩提心,也包括了圣义的菩提心。既包括了世间智慧,也包括了出世间智慧。念佛不在多少,圆满的菩提心摄持下,临终一至十念,即可往生极乐世界。世俗的菩提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