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虎高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猫巷****婉慧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常虎高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常虎高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常虎高速公路虎门港支线(新联支线延长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本项目即常虎高速公路虎门港支线(新联支线延长线),是常虎高速公路虎门港支线的一部分。本项目全长9.404894km,起点(桩号K0+000)位于沙田镇西大坦,起点与规划的西大坦大道相连,终点桩号K9+404.894,对应正在施工的新联支线三标设计桩号K0+810。本项目主线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为28m,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桥涵车辆荷载标准为:公路-I级。1工程概况1.1项目组成本项目是新建公路项目,建设单位是东莞市新远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工程总投资约11.11亿元。根据本项目工可报告,本项目工程主要包括线路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立交工程等几个方面。本项目需新建特大桥2座,大桥1座,共长5970m;无中桥、小桥;涵洞3道;互通式立体交叉2处。本项目线路图见下图:1.2土石方平衡根据《东莞市常虎高速公路虎门港支线(新联支线延长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本项目挖方约20.66万m3,填方约42.13万m3,需借方约21.47万m3,无弃土。由于在K6+873~K7+117路段(经过凤凰山)需进行土方开挖,因此《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建议在该段采用超挖方法解决土方不足问题。本公路无弃土,因此不设弃土场。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根据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记录的植物以及采集鉴定的标本,统计得到,调查区域共有维管植物70科151属182种。调查区域未发现国家级或省级保护植物。沿线植被类型主要有人工林植被、灌草丛、果园、菜园。据调查,评价区内出现的主要植物群落有马尾松群落、马尾松+尾叶按群落、杉树+漆树群落、尾叶桉群落、大叶相思-黄牛木群落、台湾相思+潺槁木姜子群落、山黄麻+苦楝群落、类芦+三叶鬼针草群落。据调查,本项目沿线无大型野生动物。目前该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主要有昆虫类、鼠类、蛇类、蟾蜍、蛙和喜鹊、麻雀等鸟类。家禽家畜,养殖种类有猪、牛、狗、鸡、鸭、鹅等传统种类。2.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由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沿线的部分噪声敏感点(主要是集中居民点)声环境质量现状出现超标(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或4类标准)。2.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由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沿线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的NO2小时平均浓度、CO小时平均浓度、TSP日平均浓度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的要求,说明本项目沿线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沿线经过的河流中,东引运河水环境质量现状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穗丰年水道、西太隆河、太平水道水环境质量现状执行Ⅳ类标准,鱼塘水质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由监测结果知,本次评价在上述河流所设的各水质监测断面(点)水质总体都不达标,每个监测断面(点)都有若干水质参数超标。其中,DO(溶解氧)的超标问题最突出。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3.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1)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分析及措施①本项目工程占用的土地类型包括菜地、林地(主要是人工桉树林)、宅基地、鱼塘、公路、荒地、河沟和平整地。本项目占地造成的原有生物量的总损失为474.65t。根据本项目的绿化规划,本项目道路总体绿化面积达15.96ha,道路绿地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可达1087t和179.9t/a。本项目建成后,本公路绿地的建设,完全可补偿本项目占地所造成的原有生物量的损失,且植物生物量还将比以前有所增加。②本公路路基填方大于挖方,需借土方21.47万m3。由于在K6+873~K7+117路段需进行土方开挖,因此在该段采用超挖方法解决土方不足问题。由现场生态调查可知,该深挖段山体的植被主要是马尾松、尾叶桉等人工林,群落结构简单;深挖将减少该段山体的少量植被,但由于深挖段长度仅244m,造成原有植被生物量的损失量较小,采取护坡种植植物等植被恢复措施后,不会对该段的植被造成明显影响。③由于本项目沿现有渡轮路走廊带布线,所以主体工程部分路段高架桥的架设会影响现有渡轮路路侧的部分行道树。受影响的这些行道树生长年限都在十年以上,在施工期需对它们进行移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并不会导致这些行道树生物量减少,不造成损失。(2)施工期对景观的影响分析及措施本项目的建设可能会对周围的景观有一定的影响。造成景观环境影响的主要有是高填深挖路段、施工期临时用地及建筑等。拟采取以下措施:施工期临时用地尽量选择设在公路红线范围内;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恢复临时用地的植被。3.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施工期噪声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