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框架结构存在的质量通病与防治.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析框架结构存在的质量通病与防治.doc

浅析框架结构存在的质量通病与防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析框架结构存在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浅析框架结构存在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膨胀给人们的居住带来了新的问题,高层建筑兴建和发展是解决人地居住矛盾的很好的办法。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可形成内部大空间。然而在框架结构施工中,存在着很多影像质量的因素,本文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框架结构存在的质量通病与防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关键词:框架结构质量预控1、常见问题1.1混凝土强度问题。为了满足柱轴压比的要求,同时又要满足控制柱截面的要求,柱子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则成为一种必然。而对于以受弯为主的楼层梁板,过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却不必要且不适宜。首先,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对其抗弯承载力贡献不明显;其次,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对构件承受非荷载应力(混凝土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等)不利,正因为如此,才有“现浇框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的规定。事实上,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合适的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采用C20~C35。由此可见,高层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必然存在,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大,两者的设计强度差距会越大,此外,需特别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于高层建筑的下部。目前,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几乎都是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工艺,而且习惯上,各施工单位通常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分批集中浇筑(即节点区采用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如果要求对其中的梁柱节点进行单独浇筑,那么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供应量及浇筑时间不易控制而导致质量事故,其次是节点区与梁板之间的分隔存在难度,故施工单位不希望大面积采用此方法。1.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问题。GB50204―19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5.8条规定: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柱允许偏差为±5rflrfl。但是框架结构施工中,当梁边与柱边平齐时,柱的纵筋必须包梁的纵筋,即梁的纵筋要在柱纵筋的内侧,此时,平齐的梁侧往往容易开裂;另外高层框架结构的顶层角节点处,由于钢筋实际加工的原因,一般会出现角节点外侧钢筋保护层过厚的情况,此处亦往往出现裂缝。2、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柱节点施工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节点构造复杂,钢筋分布密集,施工难度大,特别是中间柱子钢筋纵横交错,箍筋绑扎不便,采用整体沉梁时节点区下部箍筋无法绑扎,致使梁柱节点部位不放或少放柱子箍筋,留下严重后患。2.1.节点处梁瑞部钢筋过密因结构计算的要求,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部的钢筋过密,绑扎钢筋和振捣混凝土困难,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1)钢筋间距太小,不符合构造要求,甚至多根钢筋并排放置,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能充分发挥钢筋的抗拉强度。(2)、节点核芯处钢筋纵横交错,混凝土振捣困难,易在核芯区形成蜂窝和孔洞。(3)、上部负弯矩钢筋较密,易在粱上部形成通常裂缝。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a对梁断面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小于30mm和15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最小净距不小于25mm和d。当钢筋为两排设计时,上下两排钢筋应避免交错;b根据规范规定框架结构的剪力主要依靠箍箭和混凝土承担,一般不设负弯起钢筋,这样也可减少节点和粱瑞部位的钢筋数量;c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受力钢筋尽量均匀布置,保证钢筋间距满足构造要求,尤其是在多肢箍的粱中,一定要先确定主筋的位置,在根据主筋的正确位置来确定箍筋的几何尺寸。2.2、.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由于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接头及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下列问题: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受力后将会导致接头处拉开,使构件产生裂缝,严重的会使结构失稳。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1)钢筋接头形式必须严格遵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204-200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2)心受拉和偏。已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3)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2mm的l级钢筋,以及直径大于25mm的Ⅱ、皿级钢筋的接头,均宜采用焊接。对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的接头,当直径大于32mm时,应采用焊接。(4)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纵向钢筋的接头,对一级抗震等级应采用焊接接头,对二级抗震等级,宜采用焊接接头;b框架底层往、剪力墙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接头,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采用焊接接头,对三级抗震等级宜采用焊接接头。(5)按要求控制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无论是焊接或绑扎接头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应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b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瑞、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a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在同一构件中要相互错开。(6)按规定控制钢筋接头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