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什么.docx
上传人:mm****酱吖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什么.docx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什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什么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什么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苏州府和湖州府丰收,足可供养天下(南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什么?1、引进占城稻的结果2、水田增加,产量提高“苏湖熟,天下足”谚语解释:“苏湖熟,天下足”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等书。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众渎(dú,水道),曲折萦绕”,称“水乡泽国”。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时期(1127—1189),兴修太湖地区水利,在昆山、常熟以北,开河口导湖水入江海。孝宗时,于太湖出口处,设置闸门调节水量。滨湖低田,高筑圩岸,以御风涛。由于水利浚通,排除了严重水灾,使低田与高田尽得灌溉。加上此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民深耕细作,“耕无废圩(墟),刈(收割)无遗垄”,使用最新农具“连枷”脱粒,遂使苏湖一带成为南宋农业高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上田亩产达五六石,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关于河流、河水的谚语:●过河拆桥。●跳在黄河洗不清。●卒子过河当车用。●天不下雨河不涨。●不会撑船赖河弯。●要想过河先搭桥。●一寸山河一寸金。●不会撑船怪河弯。●不到黄河心不死。●十年河东转河西。●上河里涨水下河浑。●河里没水撑不起船。●怕小河过不了大江。●卒子过河能吃车马炮。●鸡冷上架,鸭冷下河。●河坝不修,田变沙洲。●河边栽柳,道边栽杨。●卒子过河能吃车马炮。●黄河百害,惟富一套。●河跟山走,城住河流。●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冬季捻河泥,桑树和破皮。●银河纵隔断,自有鹊桥通。●财主有良心,河水向上流。●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滴水凑成河,粒米凑成箩。●百事靠人多,牌坊抬过河。●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游泳知河深,谈话知人心。●一个羊过河,十个羊照样。●棉种拌河泥,出苗快又齐。●河边树成排,不怕洪水来。●过河要搭桥,造林要育苗。●有林山泉满,无树河套干。拓展内容:山南民间谚语生产谚语1)种地要从上谷种,2)收割要从下谷收。3)看着邻居再种地。4)莫换田地,5)要换种子。6)不管麦子种上山,7)不管麦子种平地,8)只要结出果就行。9)虽然务农事,10)却向人讨饭。11)春天种的多,12)秋天收的多。13)一年欠收不算太糟,14)伴侣不佳才算最糟。15)打场完了,16)糌粑断了。17)无籽穗子长得高,18)无知之人更傲慢。19)种那不长庄稼的田地,20)不如前往娘堆去讨饭。21)田地再小也要按时播种。22)春天播种之时太敷衍,23)手捏半袋面时已太迟。24)若是善于耕种,25)石板上也能长苗。26)若与瘠地打交道,27)定要虚度人一生。28)地要灌水,29)水要适中。30)就算数月大旱未见雨,31)我也不求毒水日的水。32)水是幸福的根源,33)田地犁平再灌水。34)小田长满杂草不用愁,35)小田蛀满蚂蚁才无法。36)播种的田地,37)长满的`麦苗。38)秋季的时间最宝贵。39)昂宿星到头顶时,40)庄稼未熟也要割。41)春胞若加足,42)秋收定高产。43)一般肥料从田头浇,44)沙田的肥料从田尾浇。45)噶厦粮仓若想满,46)要为禾苗多除草。47)翠绿禾苗枯于旱,48)农民心里如水开。49)秋晨若睡懒觉,50)春天定要饥睏。51)无用的人,秋天病,52)无用的牛,春天死。53)庄稼已被旱枯,54)雪山请多思量。55)耕种山地,56)等候天水。57)卖掉田地买了马,58)马若死了一场空。59)春天的糌粑比金贵,60)秋天的糌粑狗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