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综合评价【摘要】目的:了解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策略建议.方法:本文借鉴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防御方式问卷,自编了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对西安4所高校部分贫困生进行测查,并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参数进行比较,综合应用系统评价理论与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心理指标为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意症.结论: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高校应注意帮助培养健全人格、自主采用积极的防御方式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关键词】心理健康;综合评价;心理防御方式0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战略调整转型期,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明显增强,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显得尤为突出.这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存在问题及其综合原因,为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大学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政策性建议和意见.1对象和方法1对象我们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地区4所高校中理工、农林、师范、财经等专业760名在校的1~4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中筛选出贫困生问卷153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获得有效问卷140份.其中男生74人,女生66人;1~4年级分别是31人、41人、35人、33人.主要对其心理健康、人格及防御方式进行调查分析.2指标选取我们借鉴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的常用心理学统计指标,自编了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其中包括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惧症、敌意症、偏执症、精神病症、睡眠与饮食、倔强性、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掩饰性等14个统计二级可量化正向指标,期望深层次地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综合评价理论[1]对深层次心理成因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因子分析.2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存在中度以上问题的检出率为%~%,检出率由高到低的指标依次为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敌意、抑郁、焦虑等.与全国大学生常模[2]相比,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及敌意等5个因子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他因子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表2).另外,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表1贫困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存在中度以上问题的例数及比例表2贫困大学生的SCL90均值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数据结构的效度分析指标标度效度分析从样本数据的指标效度标度分析结果看,人际关系敏感、睡眠与饮食、情绪稳定性是14个统计指标中效度较大的信息指标.按照心理指标的样本数据结构选取两个维度进行统计指标标度分析发现,人际关系敏感、情绪稳定性、内外向性与掩饰性具有较强的离散特征;这与我们利用同样数据对14个心理指标进行频谱分析得到的结论几乎是一样的.提示从这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找到心理问题所在的实质,从而寻求解决办法.样本散点与聚类分析从140个有效样本中,建立14维欧几里德线性空间中的散点,可见样本聚集于3个区域,说明样本在三个心理特征方面具有群体特性,这为我们深入揭示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提供了信息支持,也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指导.按照二阶段聚类分析可以将有效样本140个样本分为3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这3个特征群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受验数字表现,前3个主因子的信息解释占总信息量的约60%,前4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66%之多,因此,主要注意前3个主因子的信息解释即可研究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根源.因子分析14个心理指标按照协方差阵形成的14个因子特征值与载荷量分布.按照第一主因子载荷分析个体样本特征具有一定的效度基础.在此利用前4个主因子作为个体心理健康分析因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利用表4的数据结构可以得到第一主因子的载荷分值,主要分布于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意、情绪稳定性和睡眠与饮食等;第二主因子的载荷分值主要分布于倔强性;第三主因子载荷分布于精神病症和内外向性;第四主因子分布于恐惧症和掩饰性;结合样本聚类分布信息,对3类学生群体进行重点个案分析发现,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敌意是形成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心理指标,而这些心理健康指标也主要是形成第一主因子的基础指标体系,因此,可以利用第一主因子载荷权重与个体心理指标得分与训练样本或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常模心理指标参数做比较,构建新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综合测评法来了解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表34个指标对应因子的方差贡献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综合测评设Xi,i=1,2,…,14代表个体学生在14个心理指标上的实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