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低碳环保建议书低碳环保建议书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建议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建议书有利于推进工作或任务的顺利开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建议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低碳环保建议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低碳环保建议书篇1各位同学们,老师们:学校的环境不是很好,有人随意的吐痰,乱丢纸榍,上课用完的鞋套乱丢,乱踩小草。我对大家提一点建议。1;吐痰吐在垃圾桶。2;把纸榍扔在垃圾桶3;上课用玩的鞋套仍在垃圾桶。4;不可以乱踩小草。上面是我的建议,为了我们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学习,请大家加油!此致敬礼!建议人:xxx日期:20xx年x月x日低碳环保建议书篇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许多动物和植物濒临灭绝,根据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有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和14%的植物已达濒危界限。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我们的子孙后代将见不到这些物种了。我们国家是一个缺水的大国,平均每600座城市就有400座城市缺水。在西方,哪里是严重缺水,连人、畜的饮水都非常困难,但是就是这样,一些工厂把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如果鱼虾在这中水中生活,就会慢慢中毒,死去;人类要是喝了这样的水,就会生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不仅是水资源会被污染,连空气也会被污染。空气被污染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化工厂排出的烟,二就是汽车尾气了。化工厂排污会使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进入空气中,这些有毒物质和化学成分会顺着空气进入我们的身体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汽车尾气和化工厂排出来的烟一样,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是空气污染,还会堵车,造成出行不便。不仅如此,堵车时,大部分人会按喇叭,也会造成很吵的噪音污染。所以,根据以上几点,我的建议是:一、节约资源,尽量不使用一次性产品,尽量多使用可循环回收再利用的产品。二、节约水资源,尽量使用节水龙头或拧紧水龙头,最好能够“一水多用”。比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洗手水可以接着洗袜子最后冲厕所……我们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还能节约用电。三、节约用电,最好用节能灯泡,因为普通灯泡把大量电转换成热能,而节能灯却能把大量的电转化为光。四、少用化学品,因为化学品产生的有毒物质会让资源枯竭甚至更糟。少开一天车或骑车、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可以买那种以电力为燃料的车。总之,我希望大家能够把“保护环境,绿色低碳”这几个字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空喊几句口号就行了,那样根本无法做到这几个字的要求。祝你们身体健康!建议人:杨阳日期:20xx。11。3低碳环保建议书篇3为积极响应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_年6月12日至18日)活动,深入开展机构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发挥表率作用,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提出如下倡议:一、实践低碳出行倡导工作人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步行或者拼车上下班,您的碳足迹减少了一点,我们的地球就会凉一点,感谢您为节能减碳作出的贡献!二、体验能源紧缺6月17日为本次活动的“能源紧缺体验日”,停开公共场所(门厅、走廊、卫生间等)照明一天,办公室、会议室不开或少开照明灯。三、宣传和倡导绿色办公、低碳生活(一)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开展“反对奢侈、我倡议、我践行”的活动。抵制奢侈消费,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拒绝皮草和化纤衣物,购买简单包装或不包装的商品,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制品。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活动。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要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开展“节约用水、珍惜资源”活动。我国西南旱区的灾情已很严重,水资源在很多地区严重缺乏,水是生命资源,请珍爱生命,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二)绿色办公,点滴做起在办公活动中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可回收利用的产品,绿色办公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升油、每一件办公用品:1、如果非感染防控需要,洗完手后请让手自然“风干”,尽量不使用擦手纸;2、提倡使用钢笔书写,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签字笔;3、自带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不要使用瓶装水;4、将电脑设置成自动待机或自动休眠模式;工作结束后,拔掉电器插头或关闭插座排的电源;5、尽量避免打印,如果实在必要则选择双面打印;对于不重要的文件,选用草稿打印模式以节省墨水;6、使用节能灯;每日午餐时间,关灯以节约能源;7、尽量避免多个设备同时使用一个电源插座。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营造“个人带动单位(家庭),单位(家庭)影响社会”的节能减碳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