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品多篇】.docx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品多篇】[前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篇一各位领导:县教育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可概括为“四有”、“三抓”、“两个收获”。简要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做到“四有”一有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党委书记和教育督导室主任任副组长,吸收办公室、人事、计财、教育等股室和电教中心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教育局“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教育局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二有年度计划,每年初领导小组都要议定当年《教育局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年底进行工作总结。三有检查指导,在一年四次的中小学工作检查中,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和其他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指导、同要求;基层中小学此因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四有学年考评,将各中小学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年度工作,纳入学校校长工作业绩和学校工作考评之中,引起高度重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二、精心实施做到“三抓”一抓重点人群。教育部门是《纲要》规定的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的牵头单位;在我县,未成年人的主体是在校中小学生:116所中小学,12164名小学生,8181名初中生,2820名高中生,全县23165名中小学生是教育局落实《纲要》的重点人群。二抓四大主力行动。教育局将《纲要》规定的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细化为宣传行动、教育行动、参与行动和兴趣行动;一是宣传行动:借“月”(一年一度的“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宣传和借“节”(每年秋季的中小学“校园科技节”)宣传,一春一秋,各有侧重: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二是教育行动:首先积极做好科学课程教育,突出学科性,大力培养“动手实验”能力;小学的自然课和中学的理化生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其次大力开展“日常生活中的科普知识教育”,突出趣味性,培养“明理会用”能力:预防煤烟(一氧化碳)中毒科普讲座、甲流防控科普讲座、生芽马铃薯中毒的应急处置、教你九招预防电脑辐射、数码相机的保养要领。三是参与行动:大力开展“万名中小学生学科学、用科学主题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去年今年的主题分别为“环保节能”和“低碳生活”,小学生以学为主,中学生学用兼顾。四是兴趣行动:各中小学组建科技兴趣小组172个,开展融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技兴趣活动。三抓三大基础工程:师资工程、教材工程和设施工程。一是师资工程。以全县各中小学68名科技辅导员为主体,聘请我县的科普爱好者对其进行了“科幻绘画创作”、“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解读”、“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怎样撰写科技小论文”等专题培训。二是教材工程,校本教材研发中,突出了科普教材的研发、编写力度,形成了绝学各校特色的科普校本教材。三是设施工程,中小学实验室,微机室和科技室是青少年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一是用好用活,二是加强场所建设。三、成效明显两个收获一是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普及了科学知识,传播了科学思想,弘扬了科学精神,提高了科学素质。二是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也获得了较好的名次:昭仁中心校学生王佳、李伟、高尚等27名学生获得省市科幻绘画大赛二、三等奖;昭仁中学学生孟辉、杨燕、冯军等95学生的作品推荐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或鼓励奖;彭公中学、洪家中学、丁家中学和昭仁中心校等29所中小学121名学生参加省市科技七巧板比赛获得奖励。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篇二为进一步提高全镇人民文明素质,创优发展环境,提升软实力,为我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现根据区上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全镇人民培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树立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合作互助、共同发展、和谐相处的意识,掌握科学生产方法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民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公民科学素质再上新的水平。二、总体目标(一)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二)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三)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