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2022语文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语文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2022语文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根据我校本学期工作要点,本学期我校的语文教研将以“规范与创新”为主题开展教研组工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教研出效率”为本学科的工作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二、工作目标1、进一步规范备课管理,课堂教学面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积极推进低段语文组写话课题的研究,开发写话校本教材。3、不断打造磨课团体,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冲刺教坛新秀。4、积极撰写学科论文,争取在市级学科论文评比活动中有所突破。三、具体措施(一)教学常规1、规范教学行为,继续进行推门听课,尝试约课。2、注重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如良好的课堂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3、强化备课的责任意识,提高备课质量。要求教师根据新出台的《泗门镇校低段语文组备课细则》,备好每一节课。加强集体备课,整合式备课,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善于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4、加强作业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学生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学生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作业批改规范化。5、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做到随时接受检查。教研组将在随机检查的基础上,对备课、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做每月一次的定期检查。(二)校本教研1、重点围绕教研组的“写话”课题开展校本研究。2、严格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制度。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要内容,定中心发言人。3、深入开展“低段语文组教研活动展示周暨《备课管理》实践活动展示周”。并与“一课三议”,“我的课堂回头看”“课题活动反思”等活动相结合,扎实开展教学研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4、充分发挥“同伴互助”效应,经常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5、抓好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校建立“导师带教”制度的基础上,重视年级组、教研备课组的自培,使每个青年教师有一片成长的沃土。6、做好教室外出学习后的交流工作。四、具体活动安排九月:1、召开教研组会议,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2、参加市教研组长会议,传达相关精神。3、低段语文组教研活动展示周暨《备课管理》实践活动展示周。4、备课、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定期检查反馈。5、确定低段语文教坛新秀培养对象,成立磨课小组,分配任务。十月:1、召开课题会议,布置相关任务。2、围绕课题,组织教研组开课,反思。3、一年级拼音验收。4、教坛新秀练兵活动。5、备课、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定期检查反馈。十一月:1、教研组会议,落实11月份工作重点。2、期中测试,教学质量分析。3、分年段进行单元整合式集体备课。4、落实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人选。5、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评比活动。6、备课、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定期检查反馈。十二月:1、课题会议2、上交学科教学论文、教学案例。3、二年级写话竞赛。4、期终复习计划制定及落实。一月:1、教学小沙龙如何提高期末复习工作的有效性。2、总结,上交各类资料。2022语文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将在市教育、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和市教科院教的领导下,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守教育常识,直面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努力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小语学科的教研品质,使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把本组打造成为我校教科研的一处亮丽的风景。二、工作思路1、结合新课程标准,开展统编新教材的研修活动。针对全面启用的统编教材重难点,制订切实可行的研修方案,提高研修的实效性;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加深对统编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师用好新教材的能力;紧扣“如何用教材教与学”这一项目跟进实验学校进行同题研究。2、开展“学科教学建议”的学习。各教研组加强对“学科教学建议”的学习,在教学实践运用中进一步加强对“学科教学建议”的深入落实;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论》等著作,切实用理论指导教学研究。加强对中青年教师个人菜单式学习的促进。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学领导力。(1)依托兼职教研员和学科中心组成员继续就“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进行研究,逐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关键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改进教学实践,提升教师课堂实践能力。(2)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推进学科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数字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