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
上传人:含秀****66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5/NUMPAGES总页数5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A4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_________总是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的存在。2、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是_________。3、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能否避免发生冲突,往往取决于我们_________。5、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___________。6、承担家庭责任不能仅凭一时兴起,需要有___________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7、每个班都是学校大家庭的一员,大家一起________,共同________和分享美好的校园生活。8、尽管人们从事不同的劳动,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_________。9、互联网世界纷繁复杂,不仅要学会保护_________,同时,在网络世界里,我们还要做到不伤害_________。10、________是维系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纽带。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浪费半瓶矿泉水,你赞成小明一家谁的说法()。A.小明说:“就是五毛钱的事儿”B.爸爸说:“浪费了水资源呗!”C.妈妈说:“不仅仅是浪费了水资源,还有很多的人力和物力”2、好朋友和其它同学因小事吵起来,你应该()。A.帮好朋友一起和同学吵架B.及时劝阻,分析对错C.课后教唆与好朋友吵架的同学3、下列属于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是()。A.打架斗殴B.辱骂他人C.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D.纠结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4、在校外受到欺负时,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怕自己受到伤害,一味地妥协让步B.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C.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脱身的方法D.可以先妥协,但要记住对方的特征,以便事后报警5、下列不是关于诚信成语的是()A.立木而信B.锲而不舍C.一诺千金6、下列成语故事说明了失信于人的危害是()A.“食言而肥”B.凿壁偷光C.立木为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流传下来的风俗,我们都应继承B.过春节可以自由燃放烟花爆竹C.踏青春游是清明节的习俗D.出门办事要挑吉利日子才顺利8、你认为“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没有区别B.制造的核心是加工,而创造的核心是设计C.区别不大9、“二人转”是()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老百姓欢迎。A.西北B.东北C.南方10、下列属于外来文化的是()。A.圣诞树B.糖人C.剪纸D.皮影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发生冲突后,冲突双方首先要控制情绪,保持冷静。()2、农业只能生产家产品,只与我们的吃相关。()3、垃圾分类并不难,关键在于提高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4、小军说,与其他年级竞赛,我们要互相帮助,考试时可以互传纸条。()5、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6、迅速扩大的垃圾家族,其危害可不仅仅是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7、班规是班级共同生活的规则,违反几次也没事。()8、人们上街买菜、购物自带布袋或竹篮子可以有效减少“白色垃圾”。()9、我们还是孩子,所以维权和我们无关。()10、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就行,不用干家务。()四、连线题。(共10分)1、将下列传统节日与其时间对应连起来。端午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农历九月九日清明节农历五月初五重阳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公历4月5日前后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反思一下自己曾经有过哪些浪费?今后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和我们分享一下帮自己说话算数的小妙招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