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古诗两首《咏柳》和《小池》第一篇:4.古诗两首《咏柳》和《小池》小学语文S版第二学期二年级教学设计课题: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咏、妆、惜、荷、蜻、蜓;会写6个汉字:惜、柳、丝、照、泉、柔,以及“泉眼”一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两首古诗的大致意思。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汉语丰富的表现力,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字词学习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1.生自由朗读。2.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2.配乐背诵古诗。3.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六、指导写字1.观察字形,说说易错的地方。2.重点指导书写。3.作业展评,师生互评。第二课时一、解题,看图导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作者简介: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3.解题: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4.同学们仔细看图(投影或挂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1.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2.自己出声读古诗,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练习把每句诗读通顺。3.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用生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三、细读诗句,了解诗意。1.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词句意思。(先一、二行,再三、四行)2.看图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四、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景与情。五、指导写字1.观察字形,说说易错的地方。2.重点指导书写。3.作业展评,师生互评。第二篇:古诗两首《咏柳》1、古诗两首之《村居》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点拨:(1)“醉”是平舌音。(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点拨:(1)纸鸢:风筝。(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7.练习背诵课文。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醉、烟、童、散、忙”。2.连词认读生字。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5.学生描红、临摹。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1、古诗两首之《咏柳》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具:1、《咏柳》插图;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3、学习目的条目。4、古筝磁带,录音机;5、诗歌正文。教学步骤一、导入1、复习所学;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