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论.docx
上传人:是你****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忍辱论忍辱论北有岱宗,奇物异景,尽聚于此,有草,名蕺,傍树而生。旁立树一,名曰槲。一日,风大作,道途皆毁,兽禽尽亡。蕺见势,避之以伏地,槲不以为然,矗而立。风戾,折之,根本尽断。蕺觳觫,终生,比之槲,已然幸矣。予谓风,岂不为辱之及于蕺、槲乎?槲见辱,虽睥睨,极刚强,终命损于此,反观蕺,面之于辱,不抗之以躯,不搏之以勇,伏于凷,终日可观乾坤,夜窥北斗。受天之甘霈,接地之恩泽。此为忍辱之益也。东坡文云:“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而大勇则云:“泰山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为大勇,亦为忍辱也。而观青史,忍辱之后,遂有大成者,亦不寥寥。淮阴侯忍胯下之辱,终为大汉首功,太史公忍宫刑之辱,遂著千古绝唱。越勾践忍仆役之辱,便成千秋霸业。此不为忍辱而后功成者乎?纵观古今,不甘忍辱而招害者,亦存于史。楚霸项公,不甘受辱,自刎乌江,殊不知,正因身死,坐丧东山复起之机,益沛公之帝业。而观今日,能忍辱者,亦不为多数。同窗苦读,却不免辱人或受辱而奋起一击。呜呼!若淮阴侯有灵,不知何想。遂曰:常人见辱,皆不持常心,或反之以辱,亦或拳脚相加,终有亏损。是其不知,忍辱负重,方为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