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影1942观后感电影1942观后感《1942》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历时20xx年的等待,9个月的精心准备,奔赴8地拍摄,整个制作团队在重庆河南等地来回奔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42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1942观后感篇一观看完《1942》,从影院出来,一位阿姨感慨:这是一部很正的片子。我觉得这是个很恰切的评价,《1942》包涵了很大的历史内容,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是不能用悲剧或者喜剧来简单定义的。《1942》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历时20xx年的等待,9个月的精心准备,奔赴8地拍摄,整个制作团队在重庆河南等地来回奔波。冯小刚如此大手笔的制作,绝不仅仅是为了煽情赚眼泪。观看时,除了感官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的触动。1942年,太平洋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又遇蝗灾,上百万民众遭遇饥荒,被迫背井离乡,开始从河南到陕西潼关的大规模逃荒。逃荒路上,饿死的病死的人不计其数,扒火车被踩,被轧死者也无数。影片以河南民众逃荒的时间和路线为轴,展开了对逃荒过程的真实再现,这期间还穿插了许多国际国内的大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重庆欢迎外国特使的演练……有这样一个大背景,河南的灾荒更显出复杂的意义,具有更深的内蕴。面对生死,人性最容易呈现出来。为了生存,为了活命,人往往无法和多数的其他人站在一起,而是选择和自己最亲最近的人站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人们又需要不断做出抉择,不断地放下很多东西。为了活命,邻村的乡亲们准备去抢财主范东家的粮食,为了保住活命的粮食,范东家让乡亲们大吃一顿的同时,让长工拴住去报官。当乡亲们知道这一事实后,杀死了范东家的儿子,抢了他家的粮食。就这样,范东家带着剩下的余粮也开始逃荒。影片将就这样将每个人面对灾荒的态度真实呈现了出来,丝毫不掩饰。为了活命,吃的问题已成为最大最重要的问题,对关乎生死的粮食的渴望已经超越了其他情感,包括乡情,邻里情,爱情,亲情……要吃要活命,饥民们不得不一次次放下这些原本在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东西。人性的复杂多面真实地呈现出来,瞎露为救高烧的老母亲准备拿自己的女儿换小米,为了给刚生产的寡嫂熬汤补血气,星星杀了自己一路带着的猫。为了活下来,有借粮,分粮,后来又有了偷粮,抢粮,为了粮食相互打杀致死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是天灾,也是人祸。人性阴暗的另一面就这面慢慢呈现。“国家贫弱,就得不断甩包袱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灾民死一个,地区还是国家的,上前线的兵都饿死了,国家就亡了”这是在河南抗战的蒋鼎文对河南政府主席李培基请求减免河南军粮上缴时说的话。李培基后又亲赴重庆找蒋介石反映河南灾情,美国时代周刊记者也多次向政府反映灾情的真实情况……等河南灾情终于引起政府足够认识,政府决定从军粮中抽调的八万斤赈灾粮给河南时,关于粮食如何发放,成为河南商界,工商业各行各业争论的话题,各行业代表都尽量为自己的利益而去尽力争取。如果说那些逃荒的流民是一个群体主角,影片通过范东家,拴住,瞎鹿等人物集中展示了人性不光亮的一面,那么独立于灾民之外的这样一个群体,影片对他们的揭露更是彻底和直接。想起影片中蒋介石的一句话“我特别怀念北伐战争的时候,那时候所向披靡,没有负担,尽可以和民众站在一起”,自然,国难当头,最理智的当是以大局以国为重,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为维护国家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流民被放弃和牺牲的时候,是否该用心去审度一下“这样被放下的生命,是不是太过于轻易,代价是否过于沉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无论身份地位,影片完整而真实地呈现了灾荒中每一个人的态度,这是最震撼人心的力量。逃难中的哭嚎声,争夺的厮杀声,日军的炮击声,影片用感官的刺激引起了我们的痛感,而那些真实人性的呈现,则直戳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心痛,更让我们流血。我们哀怜灾民不可避免地走向死的境地,我们震惊为求生人性阴暗的爆发,我们也愤怒对待生命的不珍重的态度。面对死亡,求生欲望燃烧到极致之时,生命中潜在的血性,残暴,恶被激起,人性处于本能的掌控中,失去了道德的光亮的一面,这时,那仅有的一点的微弱的善,就像黑夜的光芒,弥足珍贵,给我们心灵最大的慰藉,让我们觉得生命还是“正”的。星星和花枝卖了自己换米,是为了活命,更是为了家人的生死。花枝和拴住分别时,将自己的破棉裤换给拴住穿,她说:“我的棉裤还比你的囫囵点。”范东家逃荒路上,尽力帮助别人:为了救拴住,不惜拿出三斤白面。逃荒路上,他始终不舍弃自己的小孙子,带着他扒火车。拴住为了救星星,臂上挨了一枪,后来为了寻找花枝的孩子,从火车上跳下来。孩子没有找到,铃铛的风车便成了他对孩子的唯一念想。当日本人烧了铃铛的风车时,他更是出离愤怒,拼死反抗,最后被日本人杀害。在逃荒途中,人性的闪光点也是通过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呈现的。正是这些微弱的光亮,我们看到活下去的意义所在。在生死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