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010-82335555免费热线4008135555═══════════════════════════════════════════════════════════════════════════════自考365(-www.zikao365.com-)领先的专注于自学考试的网络媒体与服务平台-本套试题共分NUMPAGES5页,当前页是第页-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928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美术课程的重要载体是()A.美术课B.美术教材C.美术课件D.美术教师2.人民教育版教材的特点包括①教材强调趣味性②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③强调探索性④()A.普适性B.以学法指导为主C.注重综合探索D.实验性3.一般而言,美术教学目标的设计分两个层面()A.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实现B.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呈现C.教学目标的提出,教学目标的呈现D.教学目标的提炼,教学目标的实现4.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活动所遵循的课程设计基本原则是()A.差异性原则B.开放性原则C.审美性原则D.师生协同原则5.什么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思维和交际工具()A.创造B.想象C.语言D.舞蹈6.做为一名美术教师,能否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前提是()A.上课B.作业批改C.评价D.备课7.根据美术教学的特点与要求,一般将教学组织概括为()A.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B.班级教学和美术教室教学C.室外教学与班级教学D.室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教学8.美术教科书的编写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哪一方面为基础()A.美术知识与技能B.审美能力C.情感态度价值观D.美的追求与向往9.“综合探索”的途径除了“美术的综合表现”还有()A.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B.美术与实践活动的联系C.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D.美术与各学科的差异10.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是()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11.各种领域的设计要遵循的组织原理分别有变化与统一,尺度与比例,对称与均衡,还有()A.节奏与韵律B.重复与节奏C.重复与特异D.重复与秩序12.王大根教授根据美术特殊要求,提出更适用于实际教学的“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将美术教学体系分为技能,认知、创造()A.动作等四个领域B.态度等四个领域C.言语信息等四个领域D.情感等四个领域13.只用一种颜色进行变化的作品是()A.素描B.油画C.中国画D.速写14.“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A.明代B.唐代C.宋代D.当代15.创造力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特性①敏感性②变通性③()A.丰富性B.变化性C.无常性D.独创性16.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提出了()A.语言智能理论B.逻辑智能理论C.多无智能理论D.视觉智能理论17.儿童的7-12岁大概是()A.视觉写实阶段B.意象表现阶段C.涂鸦阶段D.符号阶段18.儿童美术的涂鸦阶段,大概是在()A.3-5岁B.5-7岁C.1-3岁D.7-12岁19.美术教育除了是一种感性教育还是一种()A.智能教育B.人性教育C.理性教育D.情感教育20.文化产物包括视觉文化,视觉文化又分为精致艺术,工艺与设计,表演艺术与艺术庆典以及()A.绘画B.版画C.建筑D.大众与电子媒体21.中国画按题材可分为山水、人物和()A.工笔B.写意C.水墨D.花鸟22.拉斯科洞窟壁画位于A.西班牙B.法国C.奥地利D.英国23.我们对光谱色中某一特定波长的命名为()A.明度B.纯度C.强度D.色相24.小学美术课程阶段目标的第二、三、四学段,具体从4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分别为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综合与探索和()A.尝试与想象B.欣赏与造型C.欣赏与评述D.体验与评述25.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达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A.情感态度价值观B.情感C.态度D.价值观26.教学目标有四个功能,分别是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和()A.指导功能B.解决功能C.评价功能D.定向功能27.评价观念上应提倡()A.自我评价B.质性评价C.理性评价D.生生评价28.“不要让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