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延寿感应.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刚经》延寿感应.docx

《金刚经》延寿感应.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刚经》延寿感应金刚经延寿感应2021-03-1406:00:02小编:admin一心诵经百年长寿明朝正德年间,湖南南岳有位僧人楚石,专门持念金刚经。有人向他求法,他就叫人念金刚经。楚石到一百七十一岁时才圆寂。同时有白藤和尚、无极和尚,也是专门劝人持念金刚经。白藤活到一百三十岁,无极活到一百二十四岁。——出自金刚感应心不断灭佛门长生明朝宣德年间,川西鹤鸣观道士陈入玄,立志求长生,祈祷神给他授法。夜晚,他看见一个人,自称金刚神,对他说:“你到岷山礼拜智融和尚,他将传授你长寿之法。”入玄如言前往。智融说:“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入玄问:“既然如泡影,怎么叫长生?”智融大声说:“诸相非相,三藐三菩提心不入断灭。”入玄顿时醒悟。于是返回,隐居在瓦屋山的虎踞岩,每日念诵金刚经,享年九十八岁。一天,他召集各位友人说:“我起初志在求仙得长生,今幸而得到佛陀的长生之道了。愿诸位得我所得。”说完,闭目而逝。——出自巾驭乘续集念经积德改命延寿明朝嘉靖年间,归安茅鹿的门仆冯勤,有人预言他将夭亡短命。一位老僧教他念诵金刚经,以求延命、捡拾字纸以积德。冯勤受持不懈,到九十五岁时,无疾而终,有二子、四孙。——出自新异录每日两遍全家百岁唐时,国子监大学博士吴思玄,曾在渭桥看见一位老人,已经八十多岁,白衣戴孝,感到奇怪上前询问。老人回答说:「我今年八十二,为亲生母亲服孝,母亲一百零七岁,近日去世。」又问为什么如此长寿,回答说:「我母亲四十三岁时,遇一异僧,让她每日念金刚经两遍,从少至老,没有间断。还有姨妈和邻居母也念诵,一共四人,共同受持。姨妈已经去世一年,寿一百一十四岁。其余两个,至今还在,都已九十以上了。——出自集验记持经六载换相延年梁朝招提寺僧琰师作沙弥时。有一相师对他说:“你虽有大聪明智慧,但是短命,如何?”琰听后,遂请教一大德:修何功德,可以延年。大德云:“佛教圣言,依法受持金刚般若,功德最大,必得延年。”琰时奉命,遂即入山受持般若经。六年出来,面见相师。相师大惊说:“法师修何功德?顿时有此长寿殊相?”琰说:「以前被相短命,所以入山,一心受持金刚般若,更无余业。」相师说:「不可思议。」因此功德,遂为大德。法师年过百岁,方始受终。——出自灵验功德记恻隐得报获续命经唐朝天宝年间,有一位张御史,已佚其名,奉派出使淮南,拟渡淮河,船将要驶离岸边时,从后面奔来一位黄衫人,自称有急事请求搭船,船夫不肯,并出手殴打。张御史见状马上制止,向船夫说:「让一位老百姓顺便坐船渡河,又有何妨?」不仅让黄衫人上船,又亲自拿船上剩余的食物招待他,黄衫人面带愧色地向张御史致谢。渡过淮河,抵达岸边后,黄衫人向张御史辞别,分路而行。一会儿,张御史到达驿站,看到黄衫人已经候在驿站门口,未免有点不高兴,心想:「我刚才已经让你顺便搭船了,你又来干什么?」黄衫人向张御史说:「我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但不能让左右听到。」张御史屏退左右后,黄衫人才说:「我是鬼使,奉冥司之命前来抓你,本来刚才渡河之时,就应将船翻覆,让你溺死于河中,但蒙你厚意相待,不敢忘恩,所以不忍骤然下手,但是,最多也只能再让你多活一天而已。」张御史一听,惊骇不已,立刻跪下向黄衫人求救,请他无论如何也要想个办法解救。黄衫人说:「你如果能够在这一天的期限里,转诵续命经一千卷,就可以延寿。」说罢遂离去。走到门口,黄衫人又回头告诉御史说:「你知道续命经吗?就是人间的金刚经。」张御史又问:「今天已经这么晚了,我如何来得及念满千卷呢?」黄衫人说:「只要有人转诵就可以。」张御史便向黄衫人再三致谢。送走了黄衫人,张御史立刻召集所有的属下及附近百姓,约有数十人,大家聚集转诵金刚经。直到次日晚上,终于念完一千卷,诵毕后,黄衫人也在这时来到驿站,向张御史说:「你已经可以免死,但是要跟我到冥府谒见冥王。」众人看到张御史跟随黄衫人而去。张御史入见冥王后,禀告冥王说:「我已诵读续命经千卷,是否可以延寿?」冥王命典吏勘验,经查属实,合掌赞叹说:「功德不可思议,可以延寿十年。」张御史遂得返阳。——出自金刚持验拓展阅读:金刚经的宗趣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第一、离一切相;第二、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是要有空慧(真空的智慧),就是性空无我。修一切善就是要有大悲心,包括五戒十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无量心、四摄六度。由性空生智慧,由缘起修善业,这就是悲智双运的菩萨行。(一)离一切相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实叉难陀译本)中说:“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就是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真如,但是众生受妄想执著的缠缚而体证不到。妄想是第六意识的妄想,指因种种分别而生起的种种颠倒;执著是第七末那识,包括人我执、法我执,由人我执就生烦恼障,由法我执生所知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