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鼓励的作文鼓励的作文篇1今天是我们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学校的礼堂里坐满了人,所有的毕业生都坐在前面八排,而我就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那一个座位上。我的衣襟上别着一朵梅红色的夹竹桃。我还要作为毕业生的代表上台作毕业演讲。我看着衣襟上的那一朵梅红色的夹竹桃,不禁想起了临出门参加毕业典礼时的情景。我刚要出门,妈妈把我拦住了,轻声对我说:“你把夹竹桃别上,这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爸爸就能感受到你在台上的情景。这是你爸爸再三叮嘱的。”说完,妈妈从夹竹桃树上摘下来一朵夹竹桃给我戴上。听了妈妈这番话,除了惊讶就是感动,没想到一直在外务工的爸爸竟然还记得我毕业的日子。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作为学生代表的.同学一个一个上台发言。此时,我的内心紧张极了。我轻轻地抚摸着胸前的那朵夹竹桃,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六年前的那一幕:六年前,爸爸参加了学校里的毕业生同乐会。参加完后爸爸感慨万千,他对我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六年后争取也能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当时我觉得这件事遥不可及,但现在我做到了,我真的做到了!轮到我上台了,此时的我内心非常平静。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主席台,我的脑海里出现的是爸爸的微笑和对我的信任。我自豪的说:“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毕业生的代表在这里发言,今天我能走上这主席台,完全得益于爸爸对我的鼓励。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可我觉得父爱是一片蓝天,给我们阔达的胸怀;父爱是一片森林,为我遮风挡雨。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感谢爸爸一直以来对我的默默付出……。”我的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走下主席台,看着胸前的那朵夹竹桃,它显得格外的美丽。鼓励的作文篇2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寒梅如果失去蛰寒的挑战,也就失去了艳丽;人生如果失去了那一点愿望——母亲,你的愿望,也就失去了完美。曾记否?多年前的夏天,看完影片《林则徐》后,深有感触的你,在心底埋藏了愿望的种子——让自己的孩子也像林则徐一样,不卑不亢,坚贞不屈!多么强有力的`话语,正如那形势的严峻,清朝已经是强弩之末,然而林则徐面对外敌时仍有傲然风骨!好一个“傲然风骨”,好一个“一点浩然气”,你这愿望虽埋藏于心多年,但这十几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悄无声息地鼓励我、督促我。成长的道路上,有我努力的身影,每当想起你的愿望,我竭力挽留“一点浩然气”,不为目的而卑躬躯膝,不因外物而摒弃做人的真实,不在生活中显露那失去了一点浩然气的丑陋的众生相。也许我已忘记从何时起懂得品味百味的人生,已忘记从何起时懂的一点儿做人的真谛,但我深知,如今身上那点浩然气是在你愿望的种子的鼓励下得到的——母亲,你的愿望在鼓励我。须臾片刻间,一丝清凉沁入我心,令我想起了母亲的愿望。那是个凛凛寒冬,当看到白雪皑皑作文中战霜傲雪的寒梅凌寒独自开时,母亲有了自己的愿望———让自己的孩子也能拥有寒梅一样的坚持。从那一刻起我告诉自己:不再放弃不再气馁。每每秉烛夜战时,怀揣着一丝疲惫,总想即刻起入梦乡,但我坚持了,是你的愿望在鼓励我,让我抹去一丝疲倦,愈“战”愈醒;茵茵草地上摔倒时,“倒下”与“站起”在激烈斗争,但我选择了后者,是你的愿望在鼓励我,让我有勇气、有毅力独自面对。你可知道,我身上的那份坚持,是在你愿望的鼓励下得到的——母亲,你的愿望在鼓励我。母亲,你可知?你心底那小小的的愿望已不仅仅是愿望,秉烛夜战时我能坚持下去,摔倒时我有勇气独自站起,这是你的愿望在鼓励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万物都在变化,惟有这——母亲,你的愿望永远不变。母亲,在我成长的路上,是你的愿望在鼓励我。鼓励的作文篇3晚上,孩子在写作业,妈妈在浏览博客。忽然,孩子侧身说,妈妈,我给你出一道题,你想想。妈妈一听这话,就知道孩子又碰到拦路虎了。就鼓励他说,是不是又不会了。仔细想一想,你一定会做出来的,妈妈相信你!你先做一个,看能不能做出来?孩子朝妈妈眨眨眼睛。好吧。请听题:有两个瓶子,一个瓶子里156克糖,一个瓶子里有48克糖,用一只容量为3克的勺子,挖几次,才能使两个瓶子一样多?妈妈略一思考,在纸上唰唰唰,算出了答案。你的答案是多少?妈妈。哦?妈妈迷糊过来,原来是考妈妈呢!这孩子!妈妈的答案是18次。对不对?完全正确!你的算式有几个?妈妈说,有四个:156+48=204204÷2=102102-48=5454÷3=18(次)妈妈,你的思路很对,这道题还有其他两个思路,第一个是找出两个瓶子里糖重量的差距,再平均分,除以勺子能容的重量,既是挖的次数,也是18次。还有一种呢?妈妈不仅惊奇的看着孩子,忽然发现孩子的思维能力又有了一个新的提高。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按照你刚才的平均数,把大瓶里的156克和平均数相减,再除以三,也是18次。孩子,你把这样的题意吃的真透!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妈妈看到孩子从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