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总结.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总结.pdf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总结.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总结第一篇: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总结1、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五大类计算方法:公式法、模型试错法、系统最优化法(线性规划法和随机规划法)、概率稀释模型法和未确知数学法2、水环境容量软件:WASP、Delft3D等大型综合模型软件3、王华东和夏青[5]将环境容量定义为:相对于某种环境标准,某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同时认为环境容量是一个变量,且由基本环境容量(差值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同化容量)两部分组成,基本环境容量指拟定的环境标准与环境本底值之差,变动环境容量指该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4、水环境容量=稀释容量+自净容量+迁移容量表5、公式法6、模型试错法在河流的第一个区段的上断面投入大量的污染物,使该处水质达到水质标准的上限,则投入的污染物的量即为这一河段的环境容量;由于河水的流动和降解作用,当污染物流到下一控制断面时,污染物浓度已有所降低,在低于水质标准的某一水平(视降解程度而定)时又可以向水中投入一定的污染物,而不超出水质标准,这部分污染物的量可认为是第二个河段的环境容量;依此类推,最后将各河段容量求和即为总的环境容量7、环境科学中所采用的系统最优化方法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及随机规划等8、概率稀释模型法方法的基本思路如下:①基于特定的基本假定,建立污染物与水体混合均匀后下游浓度的概率稀释模型;②利用矩量近似解法求解控制断面在一定控制浓度下的达标率;③利用数值积分求解水体在控制断面不同控制浓度、不同达标率下的水环境容量。9、10、粒子群算法众多变种中的RPSM[21]方法11、12、三角模糊数/盲数理论13、第二篇:水环境容量错误问题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过程中一些错误问题从成都地表水环境容量验收会议后,我们对部分省市在具体的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过程和中间结果进行了校核和验算,发现了一些具体的技术处理问题,现将对广西、江西、湖南的主要问题汇总如下,以便全国各省市参考:1.广西(1)正向计算全部采用了规划院第三版模型,此模型没有二维计算的结果,二维计算在模型中只是起对一维计算结果的校核作用,实际输出的仍然是一维结果。故对二维计算的大江大河应选用可输出二维结果的规划院第五版模型。(2)模型参数输入时在基本参数表中的全段长度应为计算单元的长度而不是功能区的长度;(3)排污口及监测点、支流的参数表中流速应全为河流流速而不是排污口及监测点、支流附近的流速。(4)COD及氨氮浓度均应为水质目标值而非实测值,一些流量等参数与附表中给出的不一致;请核查并对错的进行修改。(4)采用一维反向计算时,用了如下公式:W86.4[CsQhCoQheK1Xu]不对,应改为(见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W31.54[CseK1X86.4uCo]Qh且在带入节点间距离时应用60%达标控制,即取计算单元长度的40%,而不是带入整长度,请对反向计算作修改。(4)由广西提供的环境容量计算过程来看,计算工作细分到了各个市去完成,最后进行了汇总,各市计算的原则不一致,出现的问题各有特点,现将不同的问题补充说明:百色市一些一维正向模型计算时输入的一些功能区名称不对,如:左江2-8的剥隘桥下游3KM-公篓应为七塘-江凤等;柳州全用一维反向计算不对(反向计算的公式也错了),对河宽小于200m有排污口的请用规划院模型进行一维正向计算,河宽大于200m的进行二维计算;玉林市一些容量1计算结果与附表上给出的不一致。请核查并修改。2.江西江西共539个反向计算单元,采用计算公式为:W=Q上C上Q下C下•25.92(1)式(1)中,Q上为计算单元上断面设计流量;C上为计算单元上断面初始浓度;Q下为计算单元下断面设计流量;C下为计算单元下断面目标浓度;25.92为全年换算系数,以300天计。江西反向计算问题:(1)计算单元上断面采用实测值,下断面采用功能区划水质目标上限值,上下游交接断面水质浓度不衔接;需统一采用功能区水质目标值计算。(2)未采用一维模型,式中并未出现衰减系数k;(3)计算结果全河段超标,应控制达标河长比例不低于60%。应改为:W31.54[Cse3.湖南湖南省地表水环境容量报告在编写过程中是应用年三月发布的第三版河流水环境容量分析系统进行容量计算的,在对其具体计算过程进行较核中发现一下问题:(1)计算软件中排污口数据中修改前和修改后的COD和氨氮浓度一样。(2)计算软件中主界面中COD入河量和COD环境容量一样,氨氮入河量和氨氮环境容量也一样。(3)计算软件中排污口数据和报告附表中主要排污口数据不对应,具体表现在排污口位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