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谚语二十四节气之惊蛰谚语导语:惊蛰描述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惊蛰节气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1、二月打雷麦成堆。2、惊蛰地气通。3、惊蛰断凌丝。4、节到惊蛰,春水满地。5、惊蛰蛾子春分蚕。--(四川)农业科技谚语6、地化通,见大葱。7、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8、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9、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10、冻土化开,快种大麦。11、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12、大麦豌豆不出九。13、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14、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15、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16、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17、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18、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19、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20、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21、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22、立春阳气转,雨水落无断;惊蛰雷打声打声,春分雨水干;23、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24、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25、立春阳气转,雨水落无断;惊蛰雷打声打声,春分雨水干;26、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27、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28、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29、惊蛰不藏牛。30、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31、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32、立春阳气转,雨水落无断;惊蛰雷打声打声,春分雨水干;33、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34、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35、惊蛰前打雷,四十五天云不开。36、打雷惊蛰前,四十五日不见天。37、惊蛰至,雷声起。38、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39、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40、冷惊蜇,暖春分。41、惊蛰前打雷,四十五天云不开。42、打雷惊蛰前,四十五日不见天。43、节到惊蛰,春水满地。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每年3月4日~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