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作年度计划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作年度计划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工作年度计划篇1为了切实加强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三为主”“四进家”工作方针,结合我辖区的记计生工作发展情况,以人为本、依托社区,真正体现群众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依法管理以“三为主”和“四进家”工作方针政策,全面推行以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和生殖健康为中心的优质服二零零五年北斗新月社区计划生育开展各种工作总结如下:一、宣传工作认真负责开展执行上级计划生育的各种规章制度,创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利用宣传栏、宣传单、计划生育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优生优,按时上报避孕药具表,育龄妇女基础信息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表等,建立建全药具名明细帐,服务到家,发放避孕药具到人,做好表计划生育丈夫有责,“一法四规”生死3保健活动家。在辖区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面向群众,面向家庭,提高职工、家属、纯居民对计划生育知识的`认识。居委会更换计划生育宣传栏内容4次,组织职工、家属、纯居民培训学习班6次,在辖区为居民发放宣传单1600份。世界人口日在居委会门前挂横幅,热情接待来访人员,服务周到,全心全意为育龄妇女排忧解难,解除了她们的后顾之忧。二、基本指标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100%,出生人口上报准确率达100%。三、经常性工作认真负责招待上级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报各种报表,做到报表清楚、数据准确无误差,按时上报药具报表,建立建成全明细帐清,做好对辖区流动人口的登记、核对、摸底工作,并及时向上级反馈辖区的计划生育信息。四、避孕节育和技术服务工作在辖区开展知情优质服务,让育龄妇女即要知情选择,也要知道常用避孕方法的用法、副作用、注意事项及避孕失败的处理方法,做好单月访规,用药具人员一年四次孕栓,对产后42天孕妇的随访工作,避孕药具管理规范,服务周到,对流动人口提供免费药具服务,对流动人口生育联系卡审验工作率达100%工作年度计划篇2一、常规工作继续坚持以往教学常规工作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完善不足,进一步落实好教学常规。(一)备课1.保证每周2小时集体备课时间(如遇区教研活动,保证每周2节课时间),主抓学年和学科领导应及时参与备课,并做好检查记录。2.集体备课中应对质量监测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3.主抓学年和学科领导应于每周一检查教师个人备课,做好记录,并于周五汇总教师个人备课情况。(二)课堂教学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杜绝私自调课、缺课等现象,教导处将加强随堂检查。2.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教学中强调师生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继续推行“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引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与学效率”的教学模式。3.推行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集中(周一)和分散(周三)相结合的听课形式,每周两次深入各班级听课的做法,在集体汇总之后,及时向授课教师反馈意见。(三)作业布置与批改1.继续采用定期检查(每月一次)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形式。语文、数学两科由主管学年领导检查,英语由李校长检查。领导检查应及时做好记录。2.各年级要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严格抓好学生的写字质量。各班每周要利用下午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写字训练,教师要在写字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写标准字。教导处将每月检查学生的专用写字本。学校在期末组织写字竞赛,对表现突出的班级进行奖励。(四)学生辅导各班级要为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未达标的学生建立学困生档案,每位学生一张成绩跟踪记实表,详细记录该生月监测、期中质量监测及期末质量监测成绩。主管学年领导应督促教师做好成绩记录,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对于提高幅度大,提高面广(学生数多)的教师在期末考核上给予加分。(五)质量监测1.各学年语文、数学、英语坚持每月一次的阶段性验收和单元质量监测,监测时串班监堂、串班批卷,每次监测达标情况进行累计。2.推行教学质量监测“六项达标”制度。各年级质量监测成绩标准如下:年级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一年级85%100%92二年级85%100%92三年级80%95%90四年级80%95%90五年级80%95%90另设六项进步最快奖。即上述每一项成绩同本班上一学期相比,提高幅度最大的班级。二、着重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一)继续深入抓好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1.加快教学骨干队伍建设。本学期组织参与道里区第二批学科骨干申报工作,以名师促名校,并为上述各级骨干教师建立档案。建立教师培训奖励基金。骨干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成绩要给予奖励。组织“优先发展型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条件让广大教师走出去,进一步感知先进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