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先进事迹.docx
上传人:骊蓉****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docx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劳动模范先进事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篇1“任大师,那可是咱矿山的‘名人’,技术没得说,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拥有17万余名员工的xx集团,xx的知名度不亚于当红明星。20多年的坚守和执著,xx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机电大师”的美誉。据统计,“xx大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为企业增效800万余元。1995年,24岁的xx成为一矿掘开工区的工人。一次,工区的一台进口设备发生了机电故障,造成了整个工作面停产。全矿紧急召集机电技术能手对故障进行会诊,却都束手无策。直到两天后,设备经销商从上海派来技术人员才排除了故障。“设备就是我们职工的‘饭碗’,就像武器于士兵一样。”从那件事情之后,xx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出色的技术工人。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两年后,xx集团职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招生,xx没和家人商量就直接报了名。在学校的3年里,他刻苦钻研,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井下电气维修知识。毕业后,他如愿被分配到技术岗位——一矿运输工区载波组。xx如鱼得水,深入研究直流逆变器、弯道报警器、自动道岔等装置的设计原理,创造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xx逆变电源电容电压平衡测试工作法”等先进实用的设备维护技术,得到了业界的关注和认可,从普通技师成长为技术“大拿”。“一个人再能干,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面对煤矿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xx毛遂自荐开展“传帮带”,“xx大师工作室”应运而生,为企业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打铁还得自身硬。20xx年,xx参与全国煤炭系统第一列“井下新时速全文共计14315字人车”的研发,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成功将铁路机车的制动技术移植应用于井下拉人机车,将行驶速度提高了一倍,大大缩短了矿工在井下万米巷道乘车往返的时间。投运后的“井下新时速人车”被矿工们亲切地称为“幸福快车”。多年来,他先后荣获全煤行业技能大师、xx省特级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面对这一个个的光环,xx却说:“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分内的事而已。我不会因荣誉而忘形、忘本,一定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再有新作为。”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篇2邹××,男,57岁,中共党员,上栗镇新建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办工厂、修水渠,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建村是当地有名的“烂村”和典型的“空壳村”,邹××不畏艰难决心改变这一旧面貌。1999年冬天,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扔下生意,成功竞选村主任。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客商达成投资60万元建设机砖厂的协议,并充分利用本村临近县城的地域优势,发展300多亩蔬菜基地和38家规模养殖户,同时积极引导传统花炮企业改造升级。如今,全村发展花炮企业12家,砖厂1家,小型水电站1家,安排劳动力1700多人。仅xx年,全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达8900多元。该村水利设施缺乏,邹敦福便带领村民筑水渠。没有项目资金,他掏出2万元现金购买水泥,组织全体村民捞砂石、挖渠床、安装抽水泵,连续奋战一个冬天,一条2400多米长、1.5米多宽的水渠环绕全村。xx年,他又筹资40万元为村里安装自来水,村民都喝上了干净、清洁的“幸福水”。建学校、铺公路,全村走出200多名大学生。上世纪90年代,全村400多名学生挤在一座有着300多年破庙里,还有两个班的学生是在村民的厅堂里上课。于是,邹××将自家准备建房的30多万元垫出来作为启动资金,发动全体村民捐款,亲自跑市场货比三家选材料,很快就将占地23亩、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学校建成。xx年他积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一条3公里长、4.5米宽主干公路在年底浇铸完成。如今,通往全村各个角落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由于办学条件的改善,该村发奋读书的氛围渐渐浓厚,近年来全村考取200余名大学生,走出10余名领导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危难时刻显赤诚本色。南方夏日暴雨连连,这最让邹××揪心,因为xx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险情仍历历在目。xx年5月28日凌晨,肆虐的.洪水淹没了大半个村,当时,邹××花炮厂内有30多万元的成品和材料急需转移。但在危难的紧要关头,转移群众,他放弃了转移花炮成品的最佳机会,投入到全村抗洪抢险的战斗中。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水流湍急、抢险难度大的重灾区转移受困群众,抢救群众财产。洪水造成全村300余户房屋被水淹没,1500多名群众吃饭、住宿没着落。为此,他把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小家当安置受灾群众的大家,最终确保了全村无一人因灾受困、无一人因灾挨饿受冻、无一人因灾伤亡。十几年来,邹××所带领的村部多次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