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CDMA系统的研究与MATLAB仿真.doc
上传人:书生****ma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CDMA系统的研究与MATLAB仿真.doc

(完整word版)CDMA系统的研究与MATLAB仿真.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财经大学(《移动通信》课程论文)题目:CDMA系统的研究与MATLAB仿真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付帅学号:20122780电话:18326921871任课教师:许晓丽论文成绩:2015年10月CDMA系统的研究与MATLAB仿真摘要: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是在扩频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扩频,是将原信号频谱扩展到宽带中进行传输的一种技术。它主要利用相互正交(或尽可能正交)的不同随机码区分用户,实现多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率接入系统和网络。经过几种网络的实现和发展,CDMA已经逐渐成熟起来。我国的CDMA发展十分迅速,网络构架已初具规模。预计在将来,CDMA将与GSM一样,在整个通信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仿真是一个系统应用于实际生活前的模拟,能有效的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而MATLAB是最具影响力、最有活力的软件之一,在科学运算、自动控制、通信仿真等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本课题利用MATLAB对DS-CDMA系统进行仿真。在研究DS-CDMA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根据系统功能和指标要求,对信道、扩频/解扩、QPSK(QuadratureReferencePhaseShiftKeying,四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等模块进行了设计,并设置了相对应的参数,最后给出系统仿真的整个框图。通过波形、频谱图、相位等结果,对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并作了进一步改进与调试。仿真结果证明了整个设计系统的正确性。由频谱特性可以看出,信源信号的频谱被大大展宽,验证了扩频的实现;由误码率分析表明,系统对加性高斯噪声等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等。可以看出,MATLAB在系统动态仿真中具有较大优越性和重要作用。关键词:直扩系统;CDMA;PN扩频;QPSK调制解调;simulink仿真1绪论1.1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目前,CDMA技术正逐渐向新一代的通信标准3G过渡,这是技术发展、用户需求、市场竞争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对CDMA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实际的通信系统功能结构相当复杂,因此,在对原有的通信系统做出改进或建立一个新系统之前,通常需要对这个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衡量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择最合理的系统配置和参数设置,然后再应用于实际系统中。而MATLAB是最具影响力、最有活力的软件之一,在科学运算、自动控制、通信仿真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利用MATLAB实现DS-CDMA系统的仿真,设计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参数,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它也代表了以后CDMA设计的发展方向。本课题正是基于以上现状提出的。1.2课题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是由Qualcomm,Inc.公司开发的一种技术,直译为码分多址,是在扩频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相互正交(或者尽可能正交)的不同编码分配给不同用户调制信号,实现多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率接入系统和网络。它会将原信号频谱带宽扩展,即所谓的扩频(简单地说就是把频谱扩展)。CDMA通信系统采用的是直接序列扩频方式,用一个码序列(高速)去调制原始数据信息(低速),调制后的信息就能以高速传输[4]。随着通信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而要通过仿真,来降低系统失败的可能性,优化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仿真是通信技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方法。而通信系统仿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原来的仿真模型进行若干次的修改,才能实现最初的设计目标。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以借鉴,比如,张广森等[5]利用MATLAB数据流仿真模式实现了对CDMA系统的模拟,给出了系统各点的波形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许丽艳[9]对CDMA通信系统多址干扰的仿真结果证明,多址干扰是CDMA系统本身存在的自我干扰,它限制了CDMA蜂窝移动系统的容量,对系统容量起主要制约作用。席在芳等人[3]利用SIMULINK对现代通信系统DPCM和PCM仿真分析后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1)差错不可控,没有检错和纠错编码,可靠性不好。对于该问题,可以在发送部分加入信道编码;2)由于是数字通信系统,所以频带利用率不高。克服数字通信不足的办法:降低每路信号的频带宽度,也就是压缩编码率,用更少的码位数来表示信号,比较可行的系统就是ADPCM(AdaptiveDPCM)系统。另外采用复用技术,在有限的频带内,利用各个信号所占的频率不同来传输。综上所述,大多数仿真都是针对系统中的某一模块,或者是对系统的某个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没有反映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