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古诗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古诗游山西村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的词句(3)背诵并会写古诗2、过程与方法(1)熟读:反复诵读,疏通诗意(2)剖析:对诗句作具体分析,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3)体情:通过讨论交流,感悟诗中包含哲理的句子,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2)激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2、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教师准备:庐山的挂图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2、搜集自己喜爱的陆游和苏轼的诗词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刻在树柑上,竹子上,柱子上有些什么东西?学生能会说出“某某到此一游”……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种途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3、谁能根据文中的注释,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呢?4、说得很好,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诗。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1、展示图: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泰山雄奇、华山险峻、黄山变化多端,桂林秀丽……这图上画的正是我国最有名气的上峰之一—庐山。看了这幅图,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2、听录音、画出诗的节奏。3、理解诗的前两句a、找出这两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b、根据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c、作者眼中的'庐山是怎样一种情形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书?D、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4、理解后两句诗a、根据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b、与前两句相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三、体会诗境、感悟哲理1、集体朗读诗,指名说说诗句意思2、作者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3、讨论:你认为怎样说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4、“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吗?举例说说。四、朗读、背诵古诗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课题1、师: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祖国名山庐山的雄伟风姿,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宋代诗人陆游游一处美丽的小山村做客。在此之前,谁来跟我们谈陆游的有关情况呢?师生共同交流对陆游的认识。2、解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3、板书课题—游山西村。二、读诗、整体感知1、集体朗读、注意读书节奏。2、根据书中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3、理解“莫笑”“足”“疑”等词的意思。三、体会意境、感悟哲理。1、理解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当时在什么地方?他有什么感受?“莫笑”“足”等词你能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农家的热情好客)2、理解后两句、想象意境。a、诗人会在哪里?他当时遇到怎样的情景b、你认为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好?为什么?(师引导学生理解“疑”和“又”用在这里的好处)c、你心目中的山西村是个怎样的地方?3、讨论交流:我们在什么地方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说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四、背诵古诗《游山西村》五、作业:背诵: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古诗游山西村教学设计篇2一、谈话导入,解题1、介绍有关陆游的情况2、出示课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二、熟读课文,知晓大意1、将古诗抄在黑板上,安排学生自读2、安排小组读诗,交流字词3、指导翻译(通过此环节理解诗文大意,掌握“莫”、“浑”、“豚”、“疑”等字的意思。三、深入研究、破诗明理1、齐读古诗2、讨论:从诗的前两句你能看出什么?3、讨论:古诗前两句说的是农家的待客之道,后两句却突然转向写景,是不是有些突兀?“又一村”指的是?(山西村)4、鼓励学生描述村子的景象和村民们的生活。5、启发谈话:古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你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吗?四、指导背诵1、鼓励背诵2、跟着音乐齐背【教学反思】本诗采用了倒叙等一些写作手法,理解起来相对困难,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来疏通诗意,再对重点诗句展开研究。对于本诗所含的哲理,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如讨论生活和学习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等,使学生多一份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悟,从而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