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校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高校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办公越来越频繁。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可能不同,原有的数据交互方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建立高校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平台已成为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满足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提高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效率。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交换平台的需求分析:分析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需求,确定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2.数据交换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确定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系统架构等。3.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架构设计:涉及数据库选型、开发语言、系统接口规范等。4.数据交换平台的实现方法:采用分布式、异步化的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交换平台的高效可靠性。5.数据交换平台的应用实践: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实践中评估和验证所设计和实现的数据交换平台的应用效果。四、研究方案和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基础。2.研究方法:采用需求工程的方法,通过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获取数据交换平台的具体需求;通过对数据交换平台的体系结构和技术架构的设计,确定所采用的技术和实现方式。3.系统实现:采用分布式、异步化的数据传输方式,采用MySQL数据库,Java语言开发,使用消息队列异步传输数据,通过应用实践验证和改进。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提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使高校信息化建设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本研究也将促进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能力的提升,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障。六、研究进度计划1.第一阶段(一个月):研究数据交换平台的相关背景和现状,确定所需调研的领域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2.第二阶段(两个月):进行需求调研与分析,提出数据交换平台的架构设计,确定所采用的技术和实现方式。3.第三阶段(两个月):实现数据交换平台,并进行应用实践验证和改进。4.第四阶段(一个月):撰写论文,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七、预期成果1.构建高校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解决方案。2.完成高校信息集成中数据交换平台的初步实现,并进行应用实践验证和改进,提高数据交换效率。3.协助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能力。八、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1.数据来源与数据规范的问题。需要考虑不同来源下数据的质量和格式规范的问题。解决方法:设计数据的导入和导出规范,要求来源方提供规范化的数据。2.平台的安全性问题。数据交换平台可能会面临攻击和侵入的风险。解决方法:采取安全的数据通信和数据传输方式,加强数据的加密、鉴别和授权管理。3.数据交换平台的稳定性问题。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涉及到稳定性问题,需要保证平台的稳定性。解决方法:采用异步传输模式,减少数据传输时的压力,避免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风险。九、参考文献1.杨全林.数据集成的技术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09.2.冯慧,刘硕.基于异构系统的数据集成方案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6,42(8):91-94.3.刘瑞红,许鑫,郭劼诚.基于WSDL的Web服务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7,8(1):114–120.4.王智慧.Web服务与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7,53(09):190-195.5.董立杰.面向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交换平台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8.